美国当地时间5月22日,福特汽车举行了“资本市场日”活动,公司高管们详细介绍了Ford+发展战略的最新进展,包括关键绩效指标和三大全球业务部门(Ford Blue、Ford Model e、Ford Pro)的财务目标及展望。
其中,Ford Model e为电动汽车业务部门。针对电动汽车业务,福特的目标是到2026年,电动汽车部门的息税前利润率达到8%,电动汽车产量达到200万辆。
为了加快实现该目标,当天福特汽车还公布了三笔电池原材料购买协议。
(资料图片)
“扫货”正极材料
具体来看,福特与加拿大Nemaska Lithium达成长期协议,后者将向福特每年供应多达1.3万吨氢氧化锂,为期11年。
与美国雅保(Albemarle)达成了一项5年协议,后者将为福特提供逾10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
与私营企业EnergySource Minerals达成了供应协议,后者将从其位于加州帝王谷(Imperial Valley)的工厂向福特提供氢氧化锂,该工厂预计将于2025年投入使用。
此外,矿物生产商Compass Minerals也宣布与福特签署了一份具有约束力的多年协议,将为福特供应一个新项目的至多40%的电池级碳酸锂,该项目位于犹他州北部奥格登市(Ogden)。
众所周知,锂电池四大核心原材料主要包括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其中正极材料最为关键,成本占比高达40%。福特加快“锁单”正极材料供应,一方面是基于自身的产能需求和战略需求,实现核心原材料成本管控;另一方面折射出下游主机厂对保障上游供应链稳定的渴求程度。
全面布控原材料
福特曾于2021年年底公开表示,目标到2030年在全球建立起240GWh的生产能力。
进入2022年,福特加快推荐动力电池产能供应及建设。当年7月,福特发布动力电池新增产能计划,将通过新增磷酸铁锂电池方案和锁定相关原材料供应,达到60GWh动力电池年产能,确保公司2023年60万辆电动车的年化产能目标。
不难看出,福特的动力电池产能规划清晰且明确,原材料路径也基本确立。而且,福特已通过直接、间接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布控关键原材料的供应。
在发布动力电池新增产能计划的同日,福特宣布已和华友钴业、淡水河谷、必和必拓等企业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确保2026年前及之后的镍材料供应。
淡水河谷印尼公司和华友钴业:福特与华友钴业和淡水河谷印尼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共同规划建设高压酸浸湿法项,项目建成后,华友钴业将向福特每年供应约8.4万吨镍当量的材料产品。今年3月,三方达成最终协议,将对印尼矿区镍加工项目投资45亿美元。
必和必拓:必和必拓位于澳大利亚的Nickel West镍矿将最早在2025年开始为福特供货,这项协议也将包含之后其它相关产品的供应。
同年10月,福特与浦项化学签订了价值数十万亿韩元的正极材料订单,后者将为福特和SK On的电池合资公司Blue Oval SK供货。
此外,福特早已签署了多份锂供应合同。包括与Liontown Resources就澳大利亚西部的锂精矿供应达成协议,以及与Rio Tinto签署了一份非约束谅解备忘录,探寻在其位于阿根廷的Rincon项目的锂矿包销。
北美市场方面,福特也正在持续推进关键原材料的本地化加工,其已与EcoPro BM和SK On就位于北美的电池负极材料工厂签署意向书;与ioneer就碳酸锂包销达成协议,ioneer位于美国内华达州的Rhyolite Ridge锂矿将为福特供货;与Compass Minerals签署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将为福特提供需氢氧化锂和碳酸锂;与Syrah Resources和SK On签署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确保天然石墨供给。
现在,不仅宣布了最新的三笔电池原材料购买协议,且与Compass Minerals的也有了新的确定性进展,福特的原材料护城河将进一步夯实加固。
总结
原材料是限制新能源汽车产能的瓶颈之一。自2021年年开始,广汽、蔚来、上汽等整车厂已经通过入股、收购、锁定长单等方式加速部署上游原材料,以期强化上游供应链的自主权,实现成本精准管控,进一步降本增效。
今年1-2月,通用在美国和中国分别达成锂矿投资协议、锂电材料生产基地协议等合作。
5月10日,特斯拉位于得克萨斯州科珀斯克里斯蒂的锂精炼厂正式破土动工。该锂精炼厂投资额为3.75亿美元,目标是明年完成建设,在大约一年后实现全面生产,每年生产的氢氧化锂至少可供应100万辆汽车。
整车厂对电池供应链的布局不断上探,但整体基调还是与材料企业或者电池企业合作展开。而这也是当下新能源产业链各环节主流合作模式,且正形成一种全面贯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合作关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