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美容可分为手术类(重整形)和非手术类(轻医美),其中中国轻医美市场容量稳定扩张,占整体医美市场规模的比重稳定。手术类医美项目包含眼睑整形、鼻整形、口腔牙齿矫正、植发等头面部项目,丰胸等胸部项目,以及吸脂等身体项目。非手术类医美项目包含肉毒毒素、玻尿酸等注射项目,光子嫩肤等面部年轻化项目,以及牙齿美容等其他项目。
医疗美容行业市场消费现状 医疗美容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资料图片)
根据医美产品从生产制造到为消费者服务的上下游关系,医疗美容产业链可划分为上游原料器械生产商和下游医美机构,上游原料器械包括仪器设备、针剂和辅助材料,通过厂家直销或代销到达下游民营或公立机构,为医美消费者提供相应服务。
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对消费者群体的渗入,互联网医美平台一方面通过链接医美机构,帮助上游厂商简化分销环节,另一方面能协助消费者高效决策。相关服务提供商包括医美行业信息化服务商、医美APP、医美保险等等。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7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
我国医疗美容市场渗透率低,对比美国、巴西、韩国等医美市场成熟国家10%左右的渗透率,中国医美市场渗透率仅在2%左右,有着5倍的发展空间。未来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随着美容整形行业的不断发展,目标群体的不断扩大首先体现在年龄段变宽的现象。以往医美行业的客户群体主要是35岁到45岁的消费者,而现在医美行业的主要顾客在20岁到55岁之间。其次,美容整形群体扩大还体现在性别上——主要顾客仍是女性,其中25岁以下女性占比53%,26-35岁女性占比43%;但男性顾客明显增多。
在医美市场成熟的美国,消费群体主要在35岁以上,约占80%且渗透率超过13%;而在中国,35岁以上消费群体占比约为12%,而渗透率更是低至0.2%。通常来讲,35岁以上女性经济能力更强,消费能力更高,而中国35岁以上医美消费群体需求量远未释放完全,几乎处于冰冻状态,未来这部分人群的需求增长将成为带动医美市场上升的最大动力。数据显示,相比美国、韩国,中国医美市场全国人均消费额和每千人诊疗次数渗透率,至少拥有4倍以上增长空间,2020年至2023年的中国医美行业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仍将超15%。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274亿,相较2020年增长了15.0%,用户规模超过1800万。近年来,我国医美行业高速发展,受网红文化影响,消费者需求爆发,“颜值时代”已然到来。虽然我国医美行业已逐渐从粗放发展向健康发展过渡,但随着大量医美机构涌现,行业乱象仍然较多,监管机构也在加强整顿力度。我国医美市场黑机构、黑场所泛滥。据调查,我国2019年的合法医美机构约为1.3万家,而不具备医美资质的黑机构就超过了8万家,占全部医美机构数量的86%。
医美行业进入强监管时代,既说明行业相关主管部门的决心,也给予医美行业一个规范、持续、繁荣发展的契机。预计在监管政策规范、协会组织引导、行业透明度持续提升下,医美机构与医美市场有望迎来规范化、健康化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医美市场规模约2274亿元,预测2023年度医美市场规模约达3000亿元。消费者年龄方面,男女比例约为1:9,女性消费群体依旧占据主流。而从医美消费群体年龄结构上看,主体趋于年轻化,虽然95后仍是医美行业主力军,但00后占比达到19%。
随着医美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逐年增长。2015-2020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由637亿元增长至近2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3500亿元。非法医美机构等众多问题的出现使其被冠以“野蛮生长”的标签。我国也逐渐开始重视起来对于医美行业的监管,集中发布多项政策,此次《规划》中也强调了要规范医美行业中的管理、技术、教育和基础标准方面,促进医美行业朝着更加集中化、生态化、透明化和标准化的趋势发展。
本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工信部、国家发改委、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华医学会、中国行业研究网、全国及海外多种相关报刊杂志以及专业研究机构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对中国医疗美容及各子行业的发展状况、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竞争替代品、发展趋势、新产品与技术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发展状况和特点,以及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将面临的挑战、企业的发展策略等。
报告还对全球的医疗美容行业发展态势作了详细分析,并对医疗美容行业进行了趋向研判,是医疗美容经营、开发企业,服务、投资机构等单位准确了解目前医疗美容业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7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