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社会资讯 > 正文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寒风变绿电 高原风电“新”在哪?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5-07-22 16:10:22

在平均海拔4650米的高原建“大风车”——直驱式风电机组,是一种什么体验?清洁能源为高原居民带来什么?对此,西藏那曲欧玛亭嘎风电场的建设者们有说不完的故事。

记者近日走进西藏那曲市色尼区,探访欧玛亭嘎100兆瓦风电项目。广袤草原上,25座风电机组错落排布,有的缓缓转动,有的安静矗立。

“那曲市现在的能源结构以‘风光’为主——白天光伏发电,晚上风力发电。”国家能源集团西藏电力有限公司那曲分公司工程建设部负责人田江伟介绍,欧玛亭嘎风电场发的电主要供那曲市区,该项目2023年底建成投运,目前是那曲市区用电的主要供应方。

7月17日,“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集中采访活动中,田江伟介绍欧玛亭嘎100兆瓦风电项目建设情况。中新社记者 程小路 摄

走进风电场综合楼的中控室,一名工作人员正在查看电脑显示器上的数据和大屏幕上的监控画面。现场值班负责人曹君红介绍,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现风电场所有设备、所有部位的监视控制。目前风电场所有数据均已接入远方集控,现场可以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由此减轻人员负担。

看似悠闲的工作场景,让外界想象不到,该项目施工期间曾遇到多少困难和挑战。

在超高海拔地区建设风电场,首先是设备要适应特殊环境。高原空气密度低,风雪冰冻天气频繁,传统设备难以应对。对此,该项目团队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比如“大风车”采用弦长更大的叶片,大叶轮直径可提高机组风能吸收能力,翼型设计也更符合空气动力学特性,“既保证有一点风它就能转起来,又确保风太大时转得安全稳定”,田江伟介绍道。

欧玛亭嘎风电场综合楼中控室里,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监控系统实时观察设备运行状况。 中新社记者 程小路 摄

此外,高寒缺氧对人的体能是极大考验。同样的工作,在高海拔地区常常需增加一倍人手。2023年10月,风雪来临,风电项目施工还未结束,风机吊装实行“三班倒”,项目管理人员却没有多余人手轮换,田江伟和同事们曾连续干3个通宵。“零下20摄氏度的夜晚,里面穿一件羽绒服,外面套一件迷彩军大衣,干活时还是冻得打哆嗦。”

高原天气多变,保障生产安全也成了一大挑战。田江伟与另一位风电场“初代员工”、国家能源集团西藏电力有限公司那曲分公司副总经理胡建生都难忘的时刻,是一次风机吊装过程中突然刮起大风,施工现场所有人一起紧紧拉住揽风绳,稳住叶片。接着下起冰雹,大家在寒风和雨雪中坚持拉紧绳索,无人敢松手。“一旦设备坠落,经济损失以数千万计,而且车毁人亡。”田江伟说。

很多原本不知风电为何物的当地牧民,参与了这场将寒风变“绿能”的工程建设。项目方除了直接雇佣当地劳动力,还采购当地建材,使用当地车辆,数千万元资金直接“留”在高原。

胡建生(右二)、曹君红(右一)及同事们在欧玛亭嘎风电场。中新社记者 程小路 摄

项目顺利完工投产后,“风电”不再陌生,它进入千家万户。以前靠烧煤或牛粪取暖的居民,用上了清洁安全的电。“频繁停电”也成了过去式。

胡建生介绍,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风电站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循环保要求,比如安装“大风车”时按照15至20厘米厚度剥离表土草皮,剥离后小心存放养护,施工结束后再进行恢复,最后还要进行环保、水保及临时用地复垦验收。此外,升压站自建的污水处理系统可将废水处理后再利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一滴废水”。

据介绍,欧玛亭嘎风电站投产发电以来,累计发电量2.2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9万吨。高原的风,为居民带来清洁电能,也为健康生活和生态保护“吹”来新的可能。

关键词: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寒风变绿电 高原风电“新”在哪?

在平均海拔4650米的高原建大风车——直驱式风电机组,是一种什么体验?清洁能源为高原居民带来什么?对此,西藏那曲欧玛亭嘎风电场的建设者

贵州:盘州至兴义铁路全线铺轨完成

22日,在贵州省盘州市茶厅左线隧道出口施工现场,随着最后一对500米长钢轨稳稳落下,贵州盘州至兴义铁路(以下简称:盘兴高铁)全线铺轨完成

广东疾控发布倡议书 倡议市民积极清积水防蚊虫

广东近期天气炎热、降雨频繁,蚊虫已进入快速繁殖期。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日深夜发布《致市民朋友的倡议书》,提及该省已发生基孔肯雅

17个新职业和42个新工种有哪些特点?人社部解答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2日举行2025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有记者提问,新发布的17个新职业

中国气象局:2024年我国霾和沙尘天气继续减少

这两天,中国气象局发布《大气环境气象公报(2024年)》,显示2024年霾和沙尘天气继续减少,全国平均霾日数较2023年减少1 8天,沙尘天气过程

“韦帕”影响逐渐减弱 海南降低应急响应级别

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22日对海南省影响逐渐减弱。海南省气象局22日08时30分将台风三级预警降为台风四级预警,海南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9时将防

赏美景观非遗看赛事 G331边境旅游联盟黑龙江主场活动在呼玛启幕

21日晚,以相约北国大界江·畅享醉美331为主题的G331边境旅游联盟黑龙江主场活动暨大兴安岭极地森林生态康养季之呼玛赏江主题文化周启幕。

贵州石阡千年香果树迎来盛花期花香弥漫

贵州省石阡县青阳乡芹星村的一棵千年香果树近日迎来盛花期,满树繁花缀枝头,树冠被白色或黄色的漏斗形花朵覆盖,宿存的扩大叶状萼裂片点缀

截至去年底 “三支一扶”计划已累计选派60万名高校毕业生

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三支一扶的招募工作已经全面启动,中央财政支持招募3 44万人,同时各地可结合实际适当扩大

IEEE专家文章:聊天机器人有望填补心理健康服务缺口

国际电器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21日分享的文章指出,在全球10亿人面临精神疾病困扰且优质照护稀缺的背景下,人工智能驱动的聊天机器人正成为

2025年“寻美新疆”主题活动收官

为期五天的2025年寻美中国·寻美新疆·向新而行·发现新时代生活之美主题活动21日收官。此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知名网络人

乌玛高速宁夏段全线贯通

乌海至玛沁公路(G1816)惠农(蒙宁界)至石嘴山段(简称乌玛高速惠农至石嘴山段)22日建成通车,标志着G1816乌玛高速宁夏段全线贯通。7月22日,

AI智能交互平台、智能机器人……这些新举措打造“便利来华第一站”

从中国持续放宽入境免签政策以来,中国游火爆全球,日前,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口岸出入境外国人3805 3万人次、同

广西隆安:传承百年的红良打铁技艺

  7月16日,广西隆安县雁江镇红良村,村民凌维军在自己的作坊里打制铁具。  红良打铁技艺是流传于广西隆安县雁江镇红

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开幕

  7月20日,在新疆人民会堂,演员在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开幕舞蹈诗剧《在远方在这里》上表演。  当日,第七

新华全媒+|嘉陵江畔千年银杏唤醒古村文旅新篇

  这是7月15日拍摄的田河村古院落和银杏树(无人机照片)。  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嘉陵镇田河村位于嘉陵江畔,属于长江流

国家大剧院舞台艺术“第二现场”启新章:首次直播世界经典歌剧

 7月19日晚,国家大剧院戏剧场内座无虚席,观众沉浸在世界经典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美妙旋律之中。与此同时,该剧通过国家大剧院舞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达布阿谐”舞动萨普雪山

  西藏那曲市比如县艺术团的演员在萨普雪山景区为游客表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达布阿谐(7月19日摄)。这是该艺术团今年在

文化中国行|破茧成蝶798:一座工业遗址的文化崛起

  游客在798艺术园区内游览(5月4日摄)。  北京798艺术园区是利用原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厂区建设的工业遗址艺术园区

镜观·非遗 | 彝族打歌:焰舞千年 踏地为诗

  7月18日,彝族打歌队在巍山县拱辰楼广场进行展演(无人机照片)。  篝火熊熊燃烧,舞动间银饰叮当作响。在云南省大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一张藏毯的守正与创新

 在日喀则市江孜县的一家藏毯编织车间里,珍拉正盘腿坐在织架前,双手在密集的经线间灵巧地穿梭、挑动、打结,一幅寓意吉祥的大鹏金翅

“美之道”文化项目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首发

  7月21日,人们在国博参观击鼓说唱俑。  当日,美之道文化项目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首发式。据了解,该项目以32

节令之美|大暑:细嗅荷香,金池纳凉

 新华社郑州7月21日电(记者任卓如)7月22日,农历六月二十八,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

云南巍山:多彩活动欢庆火把节

  7月19日晚,游客在点燃火把。  7月19日晚,2025年巍山火把节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圣火广场开

中意儿童共唱经典儿歌

  7月18日,在意大利博洛尼亚,绣球花小合唱团与安东尼亚诺小合唱团的团员们一起演唱歌曲。  当日,来自中国上海的绣

文化新观察·聚焦暑期档|主创谈电影《长安的荔枝》:小人物挑战“不可能”

 千里运荔枝的故事被搬上大银幕。7月18日,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的电影《长安的荔枝》全国上映。影片如何还原原著,又做了哪些合理的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西藏阿里:千年盐业传统变身致富产业链

  7月20日,革吉县牧民在采盐。  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盐资源丰富。为促进村民增收,当地建起了粗盐加工厂,逐步形成采

31国汉学家与中国作家共话中外文学交流 15人获颁“中国文学之友”

21日上午,由中国作家协会、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七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在江苏南京开幕,旨在进一步促进中外文学交流,推动中国文

吉尔吉斯斯坦举办国际音乐艺术节

  7月20日,在吉尔吉斯斯坦乔尔蓬阿塔,俄罗斯艺术家在第四届伊塞克湖国际音乐艺术节上表演。  当日,第四届伊塞克湖

复旦:一连串大师剧让大学精神“具象化”

一所高校,一般都会有1部至2部大师剧。在复旦大学,自2017年首部大师剧《马相伯在1913》首演以来,以马相伯、李登辉、颜福庆、陈望道、谢希

综合资讯

+更多

热点资讯

+更多
从3499元跌到2239元,1.6亿三主摄+1.5K曲屏,荣耀影像旗舰清仓
买手机的用户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追求最新款,秉承着买新不买旧 [详细]

Copyright @ 2008-2020  www.43710.com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财经情报网 版权所有

财经情报网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

网站备案:沪ICP备2020036824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