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自闭症人群相对于普通人更偏执,自控能力更差,更容易发脾气,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自闭症人群通常是暴力的创造者,其实不然,现实生活中,自闭症人群,尤其是孩子更容易被欺负,这不难理解。
美国自闭症互动网路(IAN)在2014年发布了Connie Anderson博士的研究成果,对全国1167名6-15岁的自闭症儿童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有高达63%的自闭症孩子被欺凌,比一般同伴高出三倍。
【资料图】
孤独症儿童因为缺少自我意识,所以对自己的物品,对于别人的欺负,应该说是没有什么很大的维护意识,自闭症儿童的这种无意识性就造成了他们不会保护自己的局面。
一个孤独症儿童如果连自己的东西都管不住,自己受欺负了也无法保护自己,那这样的孩子能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中生活吗?
因此,我们家长一定要尽早的对我们的孩子进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我的孩子煊煊,她就是如此,非常的被动,从来不会主动的保护自己。小的时候,就算是她拿在手上喜欢的不得了的东西,别人拿了就拿了,她也没有什么反应。
对于这种现象,我就从生活中找机会来“教育”她。当然,讲大道理她不一定能理解,那我们就只有从生活中着手,点点滴滴来做了。
比如,今晚上煊煊在吃饭,正吃着她爱吃的羊肉呢,所以投入的目不斜视。有时候看到煊煊对于物质这种低级的物品过于痴迷的时候我就会想办法把她引出来一点点。我想让她知道,生活中人和事会比物质更重要。
冷不丁的,我突然伸出筷子到她的碗边。煊煊吃得太投入了,所以还没有缓过神来(可能她被抢掉东西的经验比较少)。我见她警觉性不怎么强,于是就加大了“骚扰”力度――我干脆把筷子伸到她碗里夹走了一块她最喜欢吃的羊肉。煊煊一看急了,瞪着眼睛看着我。(大家看到,其实以前我们经常“抢”她的东西,本来反应应该更快,可能是一段时间不重复,就又消退了,看来孤独症孩子学习过的技能还需要间歇练习。)
请注意,这时候她还只是“瞪着眼睛看我”,还没有用肢体和语言来保护自己,所以我干脆就把羊肉放到嘴里吃起来,边吃还边说:“啊,真香!”,接着我又补充:“哼,我抢了她东西她还不会说,我一会儿再抢一块。”
听到这儿,煊煊急了,对着我嚷:“妈妈,别抢我的羊肉!”我知道这一下她是真心说出来的。
过了一会儿,趁她不注意,我又伸出了筷子。这一次,煊煊警觉多了,赶紧端着碗侧着身子往边上躲,一边还说:“妈妈,别抢我的羊肉。”
呵呵,还真是着急了,我试探了几次都无法下手,只好收回了我的贼筷。
为了训练孩子的警觉性,为了教会孩子保护自己,我们家长不妨常常的做做“强盗”,做做“贼”。
大家现阶段也不要担心孩子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抵触或者反感,毕竟我们现在是在给孩子训练,如果孩子具备这样的能力,在未来会免遭很多陌生人的恶意。
所以在这个训练中,家长一定要谨记,从以下几点着手:
认知理解能力不足的孩子,大多是分不清你、我的,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进行训练,教孩子用手势辅助,拍拍自己的身体说“我”,用手指向外指说“你”,帮助孩子区分“你、我”。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帮助孩子触碰自己的身体来认识“自我”,比如教孩子用手指碰自己的鼻子并说“我的鼻子”等等。具体可以看看以下视频:
这个过程可以用游戏的形式来训练。例如枕头大战,用枕头轻轻挥向孩子,并且提醒孩子要躲开,不能被枕头打到,如果孩子听不懂这个提示,那么可以由另外一位家长辅助孩子躲开。
记住,当孩子成功躲开始,要及时地强化孩子,让孩子明白躲开的行为是正确的。
当孩子会区分你、我之后,我们除了要让孩子认识自身的身体部位之外,还需要泛化到除自身以外,跟自我相关的物品。
例如“我的衣服”、“我的帽子”,再找一些有明显的孩子的标志性物品,比如“奶瓶”、“玩具”等等。
家长也要辅助孩子认识跟他相关的物品,例如妈妈可以拿着孩子的奶瓶问“这是谁的呀,我的”,引导孩子仿说后面的“我的”,多次练习以后可以撤出这个辅助,直到问孩子时能自己回答“我的”
当孩子能够意识到哪些东西是他的之后,我们就要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物品,就像上文中提到的,“抢夺”孩子喜欢的食物或者玩具等强化物。
并且要教孩子说“这是我的”、“不能抢”等类似的话,并且辅助孩子捂住强化物,让它不被抢走。
以上这四种意识需要循序渐进,反复练习,逐渐帮助孩子建立认知以及做出相应反应,也能让孩子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免受很多的“欺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