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澳大利亚即将重启合作。
这是中澳之间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资料图)
根据商务部消息,8月5日,中方终止对澳大利亚大麦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
自2020年5月开始,中国对澳大利亚大麦征收80.5% 的进口关税,为期五年。
按照当时的策略,这是一个“5年计划”,但是仅仅过去了三年,中国对澳大利亚的大麦就取消了这项关税政策。
而中方的改变则是因为我们正在付出惨烈的代价。
众所周知,中国不仅仅是粮食生产大国,同时也是粮食进口大国。
根据海关总署的消息,中国每年进口的粮食在1-1.5亿吨左右。
而根据统计局的消息,中国在2022年的粮食总产量在6.8亿吨左右,也就是说为了满足全国14亿人口的口粮问题,中国每年至少有四分之一的粮食是依赖于进口的。
原本我国主要从美国,加拿大,巴西,泰国,澳大利亚这些国家进口。
可能有人会说,在之前怎么没有从乌克兰和俄罗斯进口呢,事实上,中国其实很少从这两个国家进口,一方面是因为价格问题,另一方面则是这两个国家对于出口中国的粮食有限制。
但是从今年开始,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玉米开始锐减。
一方面是因为美国一直对中国实施制裁,另一方面则是粮食方面中美两国也处于竞争关系。
但是为何中国要从澳大利亚进口大麦?
一个原因是因为澳大利亚原本跟在美国后面对中国也实施过制裁,但是中国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出口国,一旦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出口减少,对于其本国也是一个非常大的灾难。
所以在今年5月份,澳大利亚就迫不及待的想要与中国谈一谈,在第16届中澳部长级经济联委会上,双方就达成一致,重启自贸协定联委会。
并且在澳大利亚华裔外长上任之后,中澳之间的关系虽然还是有摩擦,但至少有了一定的改善。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中国北方现在正在遭受百年一遇的洪灾。
根据报道,黑龙江再次发出暴雨红色预警,并且牡丹江已经形成今年第一号洪水。
黑龙江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目前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困境。
其中作为黑龙江五大产区之一的五常更是受灾严重。
五常市被誉为“中国优质稻米之乡”,年产优质五常大米14亿斤,品牌价值更是高达713亿元。
而现在黑龙江一带受灾严重,不少稻田被淹,损失惨重。
虽然按照报道今年的粮食应该是丰收的,但作为我国重要的粮仓,黑龙江的粮食虽然谈不上绝收,但目前来看损失非常的惨重。
黑龙江产粮占全国产粮总量的12%左右,按照计划,今年的产量可能还要再增长几个百分点。
然而现在这场还没有停止的大雨,一定程度上已经让黑龙江的粮食产量出现严重的停滞。
除了黑龙江,北京的洪灾也非常的严重。
根据报道,为了挽救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已经至少有5名救援人员牺牲。
蓝天救援队女队员王宏春和男队员刘建民不幸在这次救灾中牺牲。
据当时一同参与救援的队员透露。
当时洪水来袭,他们驾驶的冲锋舟不幸被洪水打翻,一行7人好不容易重新爬到了船上,当时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究竟还会面对怎么样的困境。
当时船上还只剩下唯一一个救生圈,但是刘建民把它留给了女队友王宏春。
然而王洪春刚把救生圈拿到手,一个浪打来,冲锋舟再次被打翻。
一行7人再次被冲进了洪水之中,其余几人也有不同的受伤,但或许是上天眷顾,他们并没有生命危险。
然而冲锋舟打翻之后刘建民却被洪水给冲到了百米开外,等一名队员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来不及了。
就这样刘建民消失在了洪水之中,而拿到救生圈的王宏春也因为体力不支最终也被洪水淹没。
目前,黑龙江与北京等地洪灾严重,家园被毁,无数人颠沛流离。
但团结的中国人民目前正在想尽一切办法对灾区人民进行救援。
让我们祈祷灾情早日过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