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产业“核爆点”来自今天“创新种子”的抽穗拔节。全力抢占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张江的创新生态圈正不断自我迭代,让更多硬科技“种子”在这里被发现,进而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资料图)
营造创新场景,通向未来元宇宙
世界首个基于人工智能的“手语大模型”,可以识别天南地北的聋哑人手语“方言”;让语言大模型赋予“数字人”灵魂,使其能够对各种问题对答如流……位于张江科学城的叠境数字成立不过七年,作为上海科技大学孵化的首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即将召开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它将展示多项重磅级应用。
叠境数字CEO张朝华介绍,以光场技术、智能视觉、三维重建技术为核心,公司自主研发了行业领先的数字孪生城市、智能数字人、虚拟会展、自由视点等产品。“在叠境近七年的发展中,张江给了我们很多政策与支持,也提供了很多机会。”
采访现场,工作人员对着一个玩偶拍下360度的视频,几分钟后,显示屏上就展现出了越来越清晰的三维重建图形。
“传统技术对一件文物做三维重建,需要一周时间、成本一万元,而用我们的神经网络技术,三维重建只需几分钟、成本几毛钱。”叠境数字CEO张朝华说,团队希望通过新技术降低成本,从而为普通人打通元宇宙的体验之门。“张江集团打造的4.1平方公里的元宇宙城市空间,给叠境这样的公司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们可以去实现很多核心技术、探索很多商业场景。这对公司的成长非常有利,值得我们在这里坚持下去。”
探索“概念验证”,挖掘硬科技种子
最近,莘泽创业创始人曲奕十分兴奋。在不久前举办的中关村论坛上,她和团队把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的季军团队引来上海进行“孵化”。
在张江坚持二十多年探索高科技孵化的新模式,曲奕说,如今孵化器已到了深入创新源头的阶段,“我们会搜索最新论文,从中找到适合孵化的高科技‘种子’,再主动到大院大所去挖项目、送服务,做科学家的‘智本合伙人’”。她认为,概念验证中心要将最聪明的大脑与产业界的导师深度链接,更早挖掘具有产业发展潜力的硬科技“种子”。
目前,莘泽已在筹建规模5亿元的成果转化天使基金。经过三四年“科学家创业”的探索,曲奕认为,创业孵化必须具备综合能力,“帮助别人也需要有能力‘强标签’,才能吸引科学家与你同行”。
如何遴选优质“创新种子”?张江高科895孵化器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国营孵化器,以“先孵后投,孵投联动”的模式,迄今累计投了18个孵化器项目,投资金额6.6亿元,尚无一失败。
张江高科895孵化器负责人陈海玲介绍,“24小时孵化”是895的一大特色,“895创新基地设在一个集创业孵化、居住、办公、配套于一体的全天候科创社区内,创业者在这里可以心无旁骛地专心研发”。通过打造“平台+基地+基金”的模式,为创新企业精准链接产业资源,强化创新策源、促进成果转化、培育创新企业,全方位融入产业链和产业生态。
目前,895孵化器的创新基地总面积达7.3万平方米,并与入驻的多家专业孵化器共同搭建起了“895孵化联盟”,实现孵化项目资源的整合联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