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是当下非常流行的一个网络词汇,它作为一种现象,最早是由美国人类学家亚历山大·戈登威泽(Alexander Goldenweiser)从艺术角度提出来的。如下图:
▲新西兰毛利人的装饰艺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是一幅手绘的图案,特别精细、复杂。但,仔细看,你会发现,这种复杂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的复杂,只是几种图案不断地各种重复,并没有什么创造力和多样性。所以,内卷最初的意思,指的是在艺术领域没有创新的复杂化。
那内卷是如何从艺术领域走向社会其它领域的呢?1963年,美国人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出了本书《农业的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生态变迁的过程》(Agricultural Involution)。
他发现,农民在人口压力下会不断增加水稻种植的劳动投入,以边际报酬递减为代价进行不计效率的生产,劳动趋于内卷,从而形成“没有发展的增长”。所以,他将“内卷化”定义为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但是,经济学视角的内卷未能解释内卷化背后的文化驱动力。事实上,在当下语境中,内卷指向的是更为深刻的伦理意义维度。内卷就是靠拼命挤压自己,以便获取少量竞争优势,挤占对手生存空间的行为。
比如,在一个加班文化盛行的公司里,可能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加班,但只要有足够多的人能够加班,那绝大部分普通人,就会在这样极端的工作状态下被迫加入。
再如,为了打击竞争对手,打价格战,把竞争公司搞垮。同样竞争对手未来生存,也只能不断降价,最终整个行业被非良性的竞争击垮!
如此种种!那“内卷”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非良性循环”或者“恶性循环”呢?其实,这种现象在企业质量管理中普遍存在,我们今天也蹭一下“内卷”的流量。
我讲一个场景:一家企业,为了提升产品质量,专门成立了一个质量管理中心(这名字让我好心塞啊!),负责产品研发、采购、制造等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与监控,以及负责市场质量问题的分析和改进。在这个过程中,质量管理中心安排人员对上述各环节的业务流程进行监管和控制,强调质量审核和考核,以期达到提升质量的目的。
但实际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倾向一:业务部门是干活的,项目进度、交期、成本、质量当然一个都不能少,但是,质量是质量中心在管,我们只要“交作业”就行了,行不行有质量部门在把关。
倾向二:业务部门是干活的,只有我们才真正了解业务,懂得业务。质量部门就是瞎管,不但没起啥好作用,反而给我们添乱。
在上述两种倾向中,质量管理中心很尴尬:活是业务部门干的,你们只管干活,不管好坏,哪有这样的道理?!我们是不懂业务,但是我们是管质量的,出了问题我们要承担责任,我们不管行吗?(大家不觉得这很自相矛盾,很拧巴吗?)
于是乎,在业务部门和质量部门之间产生了“内卷”的原动力,那就是“谁该对质量负责”!
业务部门认为是质量部门,所以发生问题,频频甩锅(出了质量问题,质量部门当然要负责,领导也是这么认为的)。
质量部门认为,活是业务部门干的,他们不负责谁负责?!为了减少自己的责任,那必须强化质量监管(注意:我没用管理这两个字),不能掉以轻心,要盯住各业务。
业务部门与质量部门相互斗法,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但很可惜,质量部门用的这个“道”是不断强化的“监督和考核”!
长此以往,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处在了一种停滞的状态,无法突破(内卷化)!
要想改变这样不断“内卷“的局面,我们必须要先分析产生这种局面的深层次原因。我认为其原罪在于企业“质量中心化”的质量管理组织模式。
在组织行为学中,中心化的定义是,在一个体系中,某个节点要和另外的节点产生联系,就要通过这个特定的节点,这个节点就是一个中心。
我们思考一下,目前大多数企业的质量管理不就是这种模式吗?质量部门是企业各业务质量管理的中心节点,质量部门点头了,才能往下进行!!!
▲质量中心化的质量管理组织模式
在这种“质量中心化”组织模式下,质量部门被赋予了无限质量责任,看上去他们具有企业赋予的某种“优势”,但他们要三头六臂、八面玲珑、无懈可击、勇往直前,否则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可是,他们有一个先天致命的不足:质量部门并不具体执行某项业务!所以,只能被动的堵、管、罚(所谓“监管”)。某种程度上,研发、采购、制造等业务部门反而处在某种更有利的位置上:既然有管质量的,那质量于我又何干呢?出了问题,是质量部门没管好啊!
因此,要想破局,我们必须尝试改变这种“质量中心化”的组织模式,我称之为“去质量中心化”!
顾名思义,去中心化就是要摘除中心化里中心节点的竞争优势,它不代表没有中心,只是中心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存在。各业务部门与质量部门都是相对独立的中心,他们是平行的,是相互依存的,是网络化的组织模式。
在“去质量中心化”的组织模式下,各业务部门是其业务的中心,要对业务的质量结果承担责任,而质量管理部门更应将质量管理的责任和权力下沉到各业务部门。在这种模式下,质量部门应该成为业务流程体系的管理者,应该成为质量管理方法论的专家,要给业务部门以支持。
举个“栗子“:质量问题解决应该以业务部门为主导,而质量管理部门应该是问题解决的方法论专家,是问题解决的引导者。
在数字化时代下,质量部门更应该构建“基于业务系统的质量数字化管理系统”(而非简单的QMS软件系统),要基于数据和算法的反馈,支持业务部门的决策。
▲数字化时代下的质量管理组织模式
构建“去质量中心化”的质量管理组织,并不是简单的调整职能部门名称,而是在以流程为导向的“流程型组织”的大质量管理模式下,寻求组织和质量人才的突破。
组织突破,就是努力构建基于全业务流程的“大质量管理体系”,从关注产品实物质量
转变为关注业务的工作质量(抓流程体系)。
同时,在这样的组织模式下,质量人要不断修炼自己,要从监督者、问题解决者,努力转变为创新的变革者、流程专家,业务部门的教练(质量管理方法论)和业务部门的伙伴。
沉舟侧畔千帆过尽,枯木前头万木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所有质量人共勉,也希望这篇文章给企业的管理者以启发!
文章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