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华金融评论》资深编辑王茅
万众瞩目的美联储5月议息会议结果,将于北京时间5月4日凌晨发布,目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继续选择加息,幅度是25个基点。美联储如果选择加息,什么原因?货币政策是如何演变的?
(相关资料图)
美联储5月加息前景与本轮加息周期回顾
美联储很可能继续加息,原因何在?不用说,和通货膨胀脱不了关系。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上涨5%,涨幅大幅低于2月的6%,是2021年5月以来的最低同比涨幅。不过,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核心CPI同比上涨5.6%,高于2月份5.5%的涨幅。
这又让美联储感到“膈应”了。要知道,自美联储从2022年3月启动本轮加息周期以来,已加息9次,共计475个基点,基准的联邦基金利率已经升至4.75%—5%区间。不过在这轮节奏快、幅度大的加息推进至今,通胀是有所回落,不过距离2%的目标水平依旧相去甚远。
表1: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情况与通胀水平
数据来源:美联储官网,作者整理
从表1可以看出,美联储在本轮加息中,是不遗余力的。不过,加息缩表给通胀降温的难度却是巨大的,原因何在?
因为尽管货币投放过多是导致通胀的根本原因,但并不是唯一原因。在前一轮扩张性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在美国商业银行体系、美国资产市场和全球市场形成了3大流动性“蓄水池”,这削弱了美联储此轮紧缩政策的效果。
美联储当前的货币政策目标是: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在美国就业市场目前依旧红火的情况下,确实为美联储通过加息来降通胀提供了较大空间。
美国3月新增非农就业增长23.6万,预期增23万;失业率3.5%,预期3.6%,前值3.6%;劳动参与率回升至62.6%,为疫情危机以来新高;时薪环比+0.3%,与预期一致,前值为+0.2%。
美联储政策目标如何演变?
美联储是1913年成立的,当时也并没有将物价稳定当作首要政策目标。而是随着经济大势的发展,逐步地调整了货币政策方向,主要分为3个阶段。
一是美联储成立初期,以金融稳定为目标。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美国先后发生五次因挤兑引发的商业银行大规模倒闭潮,进一步演化为金融危机。在此背景下,1913年美联储正式成立,其根本目标是维持金融稳定。
二是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实现充分就业成为美联储首要目标。大萧条时期,中央银行地位和作用大幅提升,美联储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20世纪70年代至今,美联储肩负两项政策目标,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根据时局不同,这一时期的目标也是有所区分的。当前在就业稳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地维持物价稳定,无疑是美联储的首要任务。
尽管美联储本轮猛烈的加息周期,被认为是导致美国一些地区性银行出现倒闭的直接原因,因为加息大幅提升了融资成本、收紧了流动性,但由于各界普遍认为这个风险事件,不会引发美国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因此美联储在考虑加息时不至于过于紧张。
但是,对于美国经济的前景,各方并不乐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3年美国经济增长1.6%,2024年增长率预计为1.1%。
美国前财长、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拉里·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近期表示,如果美联储继续紧缩货币政策,预计美国经济将在未来的12个月内放缓,概率达70%。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也对美联储再次加息的后果感到担忧,他认为,温和的衰退已经到来,进一步加息将引发严重的经济后果。
具体会发生什么,我们也只能盯着数据看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