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北市围绕“五群十链”现代产业体系,以培育壮大绿色食品产业链为突破,多举措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淮北市已形成面粉加工、饲料加工、肉类加工、禽类加工、休闲食品制造、中药制造、纺织加工、木材加工等八大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建成相山经济开发区、百善、口子等食品加工园区。口子产业园二期项目加快建设,65度原酒产能突破5万吨,储酒规模达30万吨;华润金蟾中药配方颗粒年底有望投产;华孚时尚二期10锭智能纺纱项目年底试生产;英科医疗二期建设正在加快进行,产业集聚发展效应显现。围绕优势农业产业和资源禀赋,淮北市全力打造小麦、生猪、家禽从良种繁育、推广普及到生产、加工、销售的三大农业全产业链,形成年加工300万吨面粉、300万吨饲料,年屠宰加工500万头肉猪、1.5亿只家禽的生产能力,农产品加工区域竞争优势初步显现。
淮北市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专用小麦、高蛋白大豆、三元杂交猪等优势农产品、设施蔬菜以及葡萄、石榴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持续走在全省前列。濉溪县获得安徽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省级“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示范县殊荣。瞄准沪苏浙市场,加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开展创建的11个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5个已获省级认定。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推进,加快推进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乡村文化产业等新业态发展,推进产业融合。濉溪县开展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相山区、烈山区开展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百善镇、渠沟镇开展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均获得农业农村部认定。百善食品工业园荣获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20强、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相山经济开发区荣获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
农产品加工业不断提质增效,龙头企业孵化培育成效凸显,目前全市培育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28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33家、市级6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4家,营业收入超1亿元的企业23家,其中超10亿元2家,5至10亿元2家;口子股份、华孚股份2家企业成功在主板上市,大自然种猪在北京新三板挂牌。四板挂牌农产品加工企业74家,占全市25.17%。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221家,其中农产品加工领域高新技术企业46家,占比21%,占128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5.9%;建立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家,其中农产品加工领域4家,占比23.5%;建立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1家,其中农产品加工领域27家,占比26.7%。带动作用不断加强,成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40家,其中省级示范联合体29家,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作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直接吸纳农民就业2.6万人,通过带动农产品物流、农村服务业发展,间接转移农村劳动力总量近8万人。
品牌塑造不断提升,“二品一标”产品快速增长。截至目前,淮北市“二品一标”产品达176个,其中绿色食品169个、地理标志农产品7个。“淮优”农产品美誉度不断提高,创建“淮优”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累计认定100家174个“淮优”农产品,成立“淮优”农产品专业协会5家,“淮优”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国省”认证名牌持续增长,全市累计培育中国驰名商标6个、著名商标51个、安徽名牌22个。金蟾中医药制造、华孚色纺纱加工、科宝公司生物医药中间体生产等加工技术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自主”展会品牌不断提升,连续成功举办九届淮北食品工业博览会,先后吸引国内近千家以及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会参展,逐渐成为食品工业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展会。( 吴永生)
关键词:
现代产业体系
培育壮大绿色食品产业链
农产品加工业
高质量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