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财经资讯 > 正文

财政政策组合拳增动能强信心

来源:经济日报    2025-03-24 14:39:44

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如何打好政策组合拳、有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受到高度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统筹安排收入、债券等各类财政资金,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用好用足政策空间

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用好用足政策空间,提高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使政策力度更大、效果更好。

按照安排,今年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赤字规模5.6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赤字水平和赤字规模均为近年最高,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加大。”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说。

赤字率提高,财政支出更有底气。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比上年明显增加,达到29.7万亿元。在加大支出规模的同时,要加快各项资金下达拨付。

3月10日,山东省发行专项债券476.7亿元,用于棚改、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政府存量投资项目;3月13日,河南省发行政府债券67.42亿元,均为再融资专项债券,进一步缓解市县债务压力……各地紧锣密鼓发行政府债券,推动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显示出财政政策正在加力发挥作用。

今年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更多支撑。按照预算安排,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支持地方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进一步向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倾斜。

此外,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建设,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发行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加上弥补赤字的国债,今年新增政府债券规模达11.8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

“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大、节奏快,不仅有利于从实质上提升经济增长动能,而且有助于稳定投资、消费预期,在重点领域发挥支撑和保障作用,以财政发力换取增长动力。各地积极响应,紧抓快干、靠前发力,促进提振消费、稳定增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说。真金白银提振消费

近日,2025年云南省家装消费品换新正式上线,第三轮“食在广州”餐饮消费券开抢。

财政政策“真金白银”大力支持消费,有效促进市场升温。《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一系列举措中明确,“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财政资金对促消费撬动作用明显。去年,中央财政专门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汽车、家电等相关产品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今年继续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规模比上年翻了一番,扩大政策覆盖范围、优化补贴申报流程、健全回收利用体系,撬动更多大宗消费,特别是将手机、平板等产品纳入补贴范围,满足消费者更多需求。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认为,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进一步提高,不仅力度加大,而且对“两重”“两新”的支持范围扩围,除了继续形成大量的优质基础设施优化供给结构外,还将有力促进设备更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财政政策支持消费不仅在于资金补贴,还体现在一系列对民生领域的投入。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运用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工具,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将促消费同惠民生、补短板结合起来,扩大消费需求,提升消费能力。

今年预算报告明确,支持扩大健康、养老、托幼等服务消费,促进数字、智能、文旅、体育等消费新热点加快发展。新增安排奖补资金,支持地方推广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同时,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更好惠民生促消费。例如,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适当提高退休职工养老金水平,超3亿人受益。加强对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的支持。发放育儿补贴,建立学前教育国家资助制度。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旭红认为,在扩大内需方面,财政政策积极发力具有多方面优势,通过直接的资金投入,为消费品以旧换新、重大项目建设等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这种直接的资金支持不仅解决了扩大内需所需资金的来源问题,还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了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同时,财政政策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针对性,通过提高养老金、医保补助等措施,直接提升了居民消费能力。增加地方自主财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进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增加地方自主财力。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探索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地方在高质量发展中培育财源。

“在消费税改革方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此次进一步明确先从部分品目入手,意在增加地方财力,也是本轮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发力点。”罗志恒说。

李旭红表示,深化地方附加税改革研究、加快推进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地方自主财力,保障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

同时,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103415亿元,剔除2023年增发国债结转至2024年资金因素后,同口径增长8.4%,加强地方财力保障,支持地方做好“三保”工作。安排促进高质量发展激励资金500亿元,比上年增加100亿元,激励地方主动发展经济,做大收入“蛋糕”。

罗志恒表示,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转移支付激励约束制度,在发挥转移支付区域均衡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侧重公平职能的同时,嵌入效率因素,鼓励经济大省多发展多创收,提高其积极性。

关键词:

财政政策组合拳增动能强信心

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如何打好政策组合拳、有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受到高度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球经济增添新活力

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的国际人士表示,中国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将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动力和确定性。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

海外仓,让外国消费者更快收到“中国造”(国际论道)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完善跨境寄递物流体系,加强海外仓建设。海外仓是跨境电商重要的境外节点,是新型的外贸基础设

经济、科技与文化“立体突围” 中国软实力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实力的一部分。英国《金融时报》刊登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美国学者约瑟夫·奈的文章,明确指出美国软实力在未来面临困难。特朗

聚焦海外全媒体营销 中企跨境跨境广告通解锁出海广告营销新玩法

在这个全球化加速的时代,每个外贸企业都希望能触及到更广阔的市场

韩文秀:中国宏观政策还有较大的逆周期调节空间

我们的宏观政策还有较大的逆周期调节空间。在23日至24日于北京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

国家统计局:3月中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19种产品价格上涨

3月24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24日发布2025年3月中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

美媒:美国4月2日“对等关税”或更具针对性

当地时间22日报道,美国政府此前表示将于4月2日起对每个外国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最新消息指出,这一政策或将更具有针对性。报道援引特朗

提振消费 “7+1”政策如何持续发力?

7+1,给花钱增底气。日前,《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正式对外发布。《方案》由7个行动加一个支持政策组成,构成一个组合拳拉动消费。其中,

阿斯利康全球CEO:将“中国造”药品送到全球超70个国家和地区

阿斯利康全球首席执行官苏博科(Pascal Soriot)23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供应链是阿斯利康全球业务的重要稳定支柱,依托其高

(投资中国)渣打集团行政总裁: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具备强劲竞争力

此行让我更有信心,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具备强劲竞争力。在杭州等地参访多家中国企业后,渣打集团行政总裁温拓思(Bill Winters)又马不停

广西民宿业者乘风“奔县游” 下沉旅游市场

春日上春山。近些年奔县游爆火,催热乡村民宿业态,设计感十足的民宿带动游客小城游,增添城镇烟火气。民宿业与酒店业投资者借势深挖旅游下

亚洲开发银行行长:中国将成为更具韧性和包容性的经济体

亚洲开发银行行长神田真人23日在北京表示,中国将成为一个更加具有韧性和包容性的经济体。当天,神田真人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宏观政策与经

深耕中国 投资中国 跨国企业看好中国机遇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3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参会企业表示看好中国机遇,望持续深耕中国、投资中国。3月23日上午,中国发展高层论

优环境、惠关税、强品牌 各地纷纷出台政策“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发展腾飞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近期,各地纷纷出台政策,优化企业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走进江苏扬州经开区,企业忙

上海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开幕 101个项目吸引近千名选手同台竞技

以技能造就美好未来为主题的上海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开幕式23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大赛共设置101个比赛项目,采取主赛区+分赛区技

空港物流+低空经济 广东珠海航空产业发展驶上“快车道”

近日,位于珠海市金湾区的珠海空港国际智慧物流园完成国内货站首次全流程演练,并将于近期正式运营并全面承接珠海机场航空货运业务。该航空

官方通报三只羊公司具备恢复经营条件

安徽省合肥市联合调查组23日发布关于合肥三只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三只羊公司)整改情况的通报:三只羊公司整改符合要求,具备恢复经营条

湖南浏阳“真金白银”支持大学生创业 最高给予10万元项目补贴

近日,湖南浏阳正式下发《浏阳市支持大学生创业二十条》(以下简称浏二十条),以创业主体需求为导向,从政策扶持、金融助力、载体支撑、校地

长三角区域外贸创新高 高新技术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

今年以来,长三角区域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贸易市场的多元化趋势日益显著,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

云南设立金平边境经济合作区

记者23日从云南省红河州政府新闻办公室获悉,云南省人民政府近日批复同意设立金平边境经济合作区。根据批复内容,云南省人民政府同意在红河

文化中国行丨深圳之眼、“口吞”轻轨……一起打卡这些“最美”地铁站

近日,外交部发言人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主题为中国最美地铁站的视频,向全球力推中国地铁站,邀请外国游客来中国走走看看,引发海内

IMF副总裁:亚洲维持繁荣的关键在于持续推进改革

未来,亚洲想要保持成功的发展趋势,需要持续推进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奈杰尔·克拉克23日在北京表示。奈杰尔·克拉克当天出

被孙中山称为“陆都”的兰州,何以迈向T3时代?

孙中山在其制定的《建国大纲》中,基于塞防,称兰州为陆都,基于海防,南京为海都。这一称谓不仅彰显了兰州在先生心目中的分量,更道破了这

想要晚上睡得好,白天试试这么做|世界睡眠日

2025 年 3 月 21 日是世界睡眠日。生活方式与睡眠质量息息相关。如何通过科学的白天行为管理,重获高质量的深度睡眠?夜失好眠是何因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做到这五点 | 科普时间

3月诺如病毒仍在流行,感染诺如病毒后最常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诺如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

上海妇产专科医院首个“中医睡眠门诊”启用 打通女性全周期睡眠关怀

21日是世界睡眠日。当天,上海三甲妇产科医院中首个中医睡眠门诊在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

世界睡眠日:今天,记得睡个好觉

当褪黑素化身续命刚需,助眠音乐在漫漫长夜单曲循环,48 5%的中国成年人正经历睡眠困扰。《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8岁及

调查:我国成人夜间平均睡眠不足7小时

你每天的睡眠时间有多久?最新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我国成人夜间平均睡眠不足7小时,36-45岁中年人的夜间睡眠时长最短,平均仅有6小时44分

2025“每天早睡一小时”公益活动启动:科技助眠 共享好梦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当天,2025每天早睡一小时公益活动在浙江杭州启动。活动以共享健康与世界同步好眠为主题,邀请国际青年、中外专家等共论

综合资讯

+更多

热点资讯

+更多
从3499元跌到2239元,1.6亿三主摄+1.5K曲屏,荣耀影像旗舰清仓
买手机的用户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追求最新款,秉承着买新不买旧 [详细]

Copyright @ 2008-2020  www.43710.com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财经情报网 版权所有

财经情报网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

网站备案:沪ICP备2020036824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