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不会的问题上网检索答案、出门搜索路线、生病搜索药品……如今,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利用网络搜索答疑解惑。近日,根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问卷显示,86.4%的受访者坦言自己依赖网络搜索,同时,也有56.4%的受访者认为依赖网络搜索会导致认知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思考。
互联网时代各类搜索引擎为人们快速获取答案提供了便利,这本无可厚非,但越来越多的人对网络搜索形成严重依赖,甚至将“搜索”当作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产生了负面的效果。一方面,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对于鉴别能力不强的人可能会产生误导;另一方面,搜索来的信息虽然丰富,但如果不加记忆、组合、创新,碎片化的信息也难以转化成知识。
科学研究表明,当网络成为“交换记忆”的主要形式,人脑记忆信息的方式也随之改变。一旦人们完全依赖网络搜索,就会不再努力记忆,长此以往理解、分析、批判的能力也会相应弱化。人类学习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宋明理学家讲“格物致知”,哲学家康德说“判断力是联结知识与道德、必然性和自由之间的桥梁”,这些指的都是将“信息”加工成“知识”,并在这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中,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事实上,身处网络时代,拥有健全的判断力比拥有海量信息更为重要。在信息超载的互联网时代,网络空间存在大量错误信息、不良信息,尤其是一些医药、卫生、健康方面的信息,一旦误导用户,后果不堪设想。“魏则西”事件等都在警示我们,在许多广告、网络谣言和心灵鸡汤的遮蔽下,用户获取真正有价值的内容难度越来越大。为此,相关部门应当肩负起责任,营造风清气正的互联网空间,降低用户检索有效信息的成本;同时,用户也要提高信息甄别能力,善用网络搜索引擎。
总之,我们在享受网络搜索带来便利的同时,必须警惕其负面效应。搜索引擎可以成为人们的“移动硬盘”帮助人们储存信息,但不能代替人们思考问题。面对汹涌而来的网络信息,必须要立好“主心骨”,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质疑能力;同时,不能被网络支配自己的思维和习惯,要经常进行深度阅读,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