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论场
本报评论员
“牌子”问题,目前或许还没达到“帽子”那般在学界引起公愤的程度。然而,如果把科研机构看作一个整体,“牌子”实际上就是顶在机构头上的“帽子”。对于学术生态而言,无论是单枪匹马抢“帽子”,还是歃血为盟抢“牌子”,其实殊途同归,本质上是一样的。
不能否认的是,学界需要牌子。特别是随着学科交叉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研究涉及跨界问题,免不了要召集各路科研力量参与其中。国外有不少以学科交叉为目的的组织,但挂出来的牌子不过是个名称,组织内部的学术交流、合作、碰撞才是实质。我们正好相反,牌子挂出来基本带着实打实的“硬货”,至于成果产出多少、质量如何,大家心照不宣。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在本应该简单、纯粹的科学场里植入过多“名”和“利”,会使得科研行为世俗化、功利化。一方面,各组织、机构间勾心斗角、不择手段抢“牌子”,资源就不能完全按照科研规律分配,这样不仅不能促进科学发展,反倒有所阻碍。另一方面,抢“牌子”之风对科学共同体的影响是致命的,它破坏学术生态,形成恶劣的文化效应,让科研人员产生错觉:搞科研可以玩虚的。
受名利裹挟的“牌子”背离科学精神,尽管其设立的初衷并非如此。就好比,面对一个得了疑难杂症的病人,好心的医生无奈之下用了猛药,短期之内见效很快,但时间长了才发现副作用太大。麻烦的是,这属于慢性病,病因貌似清楚,却不好治,需要多位医生会诊、综合治疗。而且,还不能简单地把猛药给停了或者减量,一来制药、卖药的不愿意,二来病人已形成药物依赖,药不能停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整治“牌子”乱象、修复学术生态需要一个过程,不是几份文件、几道命令就能解决的。可以预见的难题之一,是如何克服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虚荣心”——放眼世界一流学府,也不乏“学院”之称,而我们这不管什么质素,都敢挂“大学”的牌子——这里面其实还存在“羞耻心”的问题。
关键词:
牌子
帽子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