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中国上榜企业增至120家,仅次于美国(126家),远超日本(52家)。梳理榜单可以发现,中国大宗商品供应链企业近两年密集上榜,继2017年新增3家(厦门国贸、厦门建发、新疆广汇)之后,今年又有雪松控股、象屿集团两家上榜。大宗商品供应链企业正成为世界500强中国阵营的一股新兴力量。
若算上已上榜多年的大宗贸易类企业中化集团、中粮集团、中国航空油料集团,今年上榜世界500强的大宗商品领域中国企业已达到11家,约占中国上榜企业总数的10%。分析认为,借力中国经济政策,大宗商品供应链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崛起。
行业迈入整合阶段,龙头企业扩大规模优势
多年来,名列世界500强的中国大宗供应链企业,仅有来宝集团(总部位于香港)、天津物产集团和浙江物产集团(后改名为物产中大集团)三家。这一情况,一直维持到2017年。厦门国贸、雪松控股等5家大宗商品供应链巨头,在两年内集体登上世界500强榜单。
《财富》世界500强的排名体系以营收为导向,对于现金流充沛的大宗商品供应链类企业,具有天然优势。但其在近两年密集上榜,与行业形势亦有关联。
随着中国由投资和重工业驱动型经济体转向消费和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大宗供应链企业依附需求量的高增长和赚差价的贸易模式已难以为继。2015年以后,行业规模增长已放缓至个位数,企业分化加剧,行业迈入整合和变革阶段,领先企业迅速扩大营收规模,向更高阶段的流通服务商转型,形成更高的议价能力和供应链服务能力,达到更高水平的规模经济。
例如,2014年各家银行对金属贸易收缩贷款,大量的贸易商被迫倒闭或退出市场,其退出后的市场空白在2015年后迅速被优秀的大宗商品供应链企业填补,2017年新上榜的厦门建发、2018年新上榜的雪松控股,均属此类。
与此同时,国家高度重视供应链行业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互联网不断创新,为供应链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机。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大宗商品供应链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以往“散、乱、小、差”的贸易商逐步退出市场,行业龙头企业市场份额提升。
从“利润薄”到“大而强”
中国大宗供应链企业集中上榜世界500强,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兴力量。但与国际大宗巨头相比,除了个别企业冒尖外,中国大宗供应链行业整体仍然呈现出“规模大、利润薄”的短板。
常年位居世界500强前列的大宗供应链巨头嘉能可(排名14位)、托克集团(排名32位)是公认的行业标杆。嘉能可2017年营收2054亿美元,销售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8%和4.3%。托克集团2017年营收1364亿美元,销售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为0.6%和1.7%。
与其对比,8家上榜世界500强中国大宗供应链企业中,来宝集团去年巨亏49.38亿美元,有6家与托克集团的销售净利率处于同一水平(1%以下),只有今年上榜的雪松控股达到3.3%,超过嘉能可。
净资产收益率的情况与此类似。有5家中国大宗供应链企业低于托克集团,能超过嘉能可的同样是雪松控股,达到了5.3%。
在经营模式上,中国大宗供应链企业正在通过多元化经营的方式,以增厚利润,实现“大而强”。
比如,厦门国贸将供应链管理、房地产经营和金融服务作为核心业务;厦门建发则以供应链运营和房地产开发为主;雪松控股在供应链服务的基础上,做大化工产业板块,进入国际化工供应链市场,同时发展地产、文旅、社区等产业。
分析认为,随着现代供应链的创新应用成为国家战略,中国大宗供应链行业将进入政策红利期。去年,相关部门首提现代供应链,并将其定位于中国经济发展六大新动能之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则提出,到2020年,将培育100家左右全球供应链领先企业,让中国成为全球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重要中心。
关键词:
世界
500强
中国
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