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科院发布《休闲绿皮书:2017-2018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报告建议,从2020年-2025年,在东部地区的某些行业国有大中型企业试行4天工作制,到2030年,在我国劳动生产率达到一定水平的前提下,可实行每天工作9小时,每周工作4天的四天(36小时)工作制。但多数网友对此并不买账,直呼“算了吧”。
每周工作四天进了社科领域最高学术机构的报告,从侧面反映了国家对劳动者休假权的重视。能多休息一天,这当然是国人普遍的愿景,但对这样的建议,网友又何以不买账?
这是因为,在当下,很多人休息休假的权利,仍然没法得到保障:莫说一周休三天是奢望,不少人一周休两天都无法保证,何况,还有工作日时不时的加班。网友对“做四休三”的不买账,实是当下休假焦虑的投射,由此导致看低未来的休假预期。
本次报告就指出,2017年中国人每天平均休闲时间为2.27小时,较三年前(2.55小时)有所减少。而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国民每天平均休闲时间约为5小时,为中国人的两倍;在周末休假的兑现上,75.2%的有业群体可以享受周末双休,16.1%的群体只能享受周休一天;而在带薪休假方面,仍有40.1%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带薪年休假”。所以从眼下的粗粝现实,人们还无法畅想出美好的“诗与远方”。网友不是不希望如此,毋宁说对此十分渴望,只是对勘眼下,“做四休三”显得太不真实。
社科院的这份报告,是基于我国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理想推演,但也不乏针对性:如果说带薪休假这样的“软性假期”无法统一而论的话,那在周末这样的硬性休息时间上下功夫,就减少了腾挪的空间。一旦“做四休三”从法律上固定下来,受惠面将十分广泛。
所以,“做四休三”是一项美好的休假设计,它着眼的仍是人基本的休息休假的权利,初衷不可谓不好。因为就衡量一个人的幸福感来看,收入、预期寿命、闲暇时间、教育水平都是重要指标,如果一个人一生中只工作无闲暇、只吃苦不享受,这样的人生是乏味的,幸福指数也不会太高。就每一个个体而言,“做四休三”终是为个体幸福感而计。
而从宏观层面来讲,公民休息时间的长短,是一个国家奔向成熟的现代化社会的重要标志。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与成熟,必然包含着对劳动法的彻底落实与对个体休闲诉求的满足。一个成熟的现代化社会,是要让个体更舒适而不是更疲累。
“做四休三”只是一种对未来国民休假时间的设计方案,其是否合理,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与国民福利状况来评判。但其指向的落实国民的休息休假权,却是当下社会该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三天
休假权
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