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法人寿、同方全球人寿等中小保险机构的增资计划浮出水面。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保险机构资本补充总额(包括已发布公告但尚待实施的)接近500亿元。
监管公开数据显示,有20多家保险机构的资本补充计划已获批复,融资总额近370亿元。此外,还有近10家保险机构发布资本补充计划,但尚未落地实施,有待监管部门批复。
从资本补充总额看,今年非上市保险机构的融资压力不比往年轻松。业务结构调整、资本市场波动等因素导致部分中小保险机构的偿付能力充足率阶段性下降,是近年来保险业融资压力高企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中小保险机构希望通过融资“输血”,提升偿付能力指标,获得更大业务拓展空间,提升资产配置灵活度。
从资本补充方式看,在完成融资的20多家保险公司中,近半数公司选择“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10年期可赎回资本补充债券”,合计发行规模不超过249亿元,占今年以来保险机构总融资规模近七成。
资本补充债券是保险机构发行的用于补充资本,发行期限在5年及以上,清偿顺序列于保单责任和其他普通负债之后,先于保险机构股权资本的债券,为近年来保险机构融资的新工具之一。2017年仅有3家保险机构获批发行资本补充债券,合计规模不超过170亿元。近两年来,获批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保险机构数量和发行规模大幅提升。
保险机构融资方式不少,为何普遍青睐发行资本补充债券?
有投行人士分析称,对于非上市保险机构而言,最直接、成本最低的融资方式是股东注资,但在目前股东自身实力式微、中小保险机构普遍难以持续盈利,以及监管部门对保险机构的股东持股、变动行为实施严监管的情况下,向股东要钱或引进符合资质的新股东,并非易事。虽然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门槛相对较高,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保险机构无需付出流动性溢价,融资成本较低、流动性大,且交易灵活,投资者认购更为活跃。
关键词:
保险机构,资本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