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是第56个国际扫盲日。扫除文盲,是时代的特殊产物,折射出国家对文化的倡导、人民对知识的渴望。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开展了以“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为主旨的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放牛娃在牛背上学,渔家女在船上学,儿子教老子识字,运动会上谁先写出规定谁先起跑……几十年过去,这些当年扫盲的故事已成为趣谈,“文盲”一词也渐渐淡出了视线。但人们对知识、修养的追求永无止境。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等途径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教师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也是在9月8日,我省2021年“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颁奖典礼暨庆祝第37个教师节大会在长沙举行,丁德馨等10人入选“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于涵宇等13人获“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接下来,还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节庆祝活动,大力表彰和宣传入选的楷模和其他优秀教师代表,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这批备受推崇的教师楷模涵盖了教育工作各个领域。年纪最大的何继善院士已耄耋之年,年龄最小的张琼琼老师还是而立之年。他们当中的每个人,其荣誉成就或有差距,但在此刻,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院士与乡村教师一同入选,表明了教书育人楷模评选跨度大,不拘一格。正因身份“迥异”,他们的“讲台”也大不相同。课堂操场、矿山车间、广袤田野,楷模们用纸笔引领学生遨游知识海洋,用脚步带领学生们丈量广阔天地,都是湖南“四有”好老师的杰出代表,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好榜样。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2016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回到自己的母校北京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同几位当年教过他的老师见面叙旧。习近平总书记以身垂范、尊师敬教,世代传承的师生情成为推动中国教育砥砺前行的温暖力量。联系我省,广大教师应以教书育人楷模为追求,争当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引导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湖南素有耕读传家的传统,教育领域人才辈出,这得益于三湘大地一大批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榜样引领与示范。从岳麓书院高悬的“实事求是”牌匾,到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成为湖南教育系统最具关注度的品牌活动,尊师重教一以贯之地成为湖湘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与价值取向,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研学处世之道在当代仍旧熠熠生辉。(周泽中)
关键词:
扫盲
尊师重教
楷模
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