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存款利率总体持续走低。今日,融360发布数据显示,5月,银行发布的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55%,环比下跌5BP。整体来看,近半年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走势相对平稳。
有银行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当前利率中枢持续下行,包括结构性存款在内的存款、理财等收益率随之下行已成大概率事件。今年股市行情相对看涨,这让一些挂钩股市的结构性存款收益率相对较高,但在“真结构”下,最终收益仍会出现分歧。而从结构性存款的总量上看,预计未来降幅将有所放缓。
“真结构”下实际收益率现分歧
根据融360数据显示,5月份,国有银行平均期限为96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43%,环比下跌10BP;股份制银行平均期限为147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76%,环比上涨5BP;城商行平均期限为163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67%,环比下跌18BP。
“目前结构性存款的利率普遍下行,这是大势所趋。”某股份制银行理财相关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尽管银行仍热衷于挂钩股市、资产轮动等的结构性存款,目的是将最高利率提升一些。不过,这并不代表投资者一定能够拿到最高收益。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家银行的结构性存款最高收益率普遍在3.5%左右。不过,一些银行推出的挂钩股市的结构性存款产品,最高预期收益率相对较高。如某银行一款看涨中证500的结构性存款,最高收益达到8%以上,但最低收益率仅有1%左右,预期收益率跨度较大。也有银行推出自动赎回的结构性存款产品,即只要在观察期内触发了最高收益条件,相关产品便会立即赎回,这类产品最高收益率相对上述产品较低,但也高于平均水平。
招联金融首席分析师董希淼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在“真结构”之下,结构性存款最终收益率很有可能不是最高收益率。这需要看该产品挂钩资产,在规定时间内的浮动情况,这意味着无论是最高收益率还是最低收益率,还是给定收益区间范围中的某个收益率数值,都有可能成为最终收益率。
实际上,当前已有结构性存款最终收益率并未达到银行最初给定的最高收益率。根据融360数据显示,2021年5月到期的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中,有950只同时披露了预期最高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有851只达到了预期最高收益率,占比为 89.58%。 而在5月份披露到期收益率的结构性存款中,排名垫底的产品最终到期收益率仅为0.25%。
此外,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刘银平认为,近两年监管对存款市场的管理逐渐加强,结构性存款规模大幅压降,靠档计息定存产品全部下架,互联网存款明令禁止,主要目的都是控制银行负债成本,防止存款利率过高。揽储成本高会传导至贷款市场,不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也不利于银行持续稳定发展。接下来,央行、银保监会或将继续加强存款管理,遏制不合规的高息揽储行为,银行存款利率定价也会更加规范。
结构性存款总体规模或持稳
近年来,由于监管升级,当前结构性存款的总体规模已出现了大幅度下降。 不过,业内人士预计,未来结构性存款的总体规模或将持稳。
刘银平认为,2021年,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大幅增减的概率都不大。一方面,今年银行保本理财产品将全部清零,为防止客户流失,银行对结构性存款的发行需求仍然较大;另一方面,虽然今年监管层对银行结构性存款没有明确给出压降指标,但是会持续性关注,结构性存款规模不会再像前几年那样大幅上升。多家银行也在年报中提及,未来要继续控制高成本存款规模。
董希淼则认为,作为正常的银行产品,结构性存款仍有其存在的必要,只不过此前由于这类产品出现了假结构等问题,监管层才进行整顿。但监管并未进行“一刀切”,总体判断,未来结构性存款规模下降的幅度或将放缓,再发行的产品也将更加规范。
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中资全国性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为6.55万亿元,环比小幅下降1.73%,同比下降46.02%,与去年同期相比近乎“腰斩”。
而此前对结构性存款依赖程度较高的股份制银行,近年来结构性存款规模也出现了大幅下降。据银行年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中信银行单位结构性存款规模占对公存款规模的比例为5.11%,较前一年末下降了4.24个百分点;兴业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共下降了30.32%;民生银行余额压降了3285.07亿元。(记者 姜樊)
关键词:
今年
我国
银行
结构性存款
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