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近日发布《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参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是银保监会首次发布的对保险行业参与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服务工作进行规范与指导文件。
全国已有20家险企参与
在我国所面临的人口老龄化挑战中,老年群体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数据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超过4000万人。另有分析预测,2030年和2050年,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在老年人口数量中的占比将分别达到17%和20%。
有鉴于此,促进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成为我国应对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数量庞大这一现实问题的重要举措。2016年,人社部发布《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在15个城市启动。去年9月,国家医保局又印发《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新增14个试点城市,开启为期两年的扩大试点阶段。
保险公司是积极参与试点的重要社会力量。目前,共有20家保险公司参与国家级试点和地方自主试点。据了解,在已开展的试点项目中,以商业保险机构为主的社会力量在政策落地、组织实施、资金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减轻了政府负担,使政府主管部门从日常繁杂的经办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做好政策设计、资金筹集和服务监管等工作;另一方面,发挥了保险公司专业优势,降低了制度运行成本,提升了社会资源使用效率,增强了失能人员获得感。此外,保险公司还通过参与服务,使自身经营管理能力得到了历练,专业化服务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但是目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仍在试点阶段,制度设计、服务体系、评定标准、管理流程等方面均处于探索之中。银保监会人身险部主任陈映东此前就表示,针对长护险试点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出台一个试点规范性文件,重点对保险公司参与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的投标行为、服务能力、财务管理、风险调节机制、市场退出进行规范,压实公司主体责任,确保服务水平和理赔质量,严肃查处违规问题,把这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好。
这也是此次《通知》出台的背景。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拟通过《通知》明确相关服务要求,加强服务流程管理,强化监督检查,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助力制度更好地落地实施。”
据介绍,《通知》制定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规范保险公司参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经营服务行为,切实维护参保群众合法权益,推动行业专业化经营服务能力的提升,在民生保障领域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形成保险业参与试点服务规范化运行机制,助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稳健运行。
压实保险公司主体责任
具体来看,《通知》对保险公司专业服务能力、项目投标管理、经营风险管控、信息系统建设、护理机构管理等方面均提出了明确要求。
例如,在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方面,《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应按照长期健康保险的经营要求完善组织架构、健全制度体系、加强专业人员配备,具有经办基本医保或承办大病保险的经验和为项目所在地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能力,偿付能力充足,公司治理良好。
除对项目投标进行进一步规范外,《通知》还意在强化经营风险管控。《通知》明确,保险公司承办长期护理保险项目,应强化业务风险管控,规范产品管理与回溯,注重经验数据积累,加强经营情况分析,对长期护理保险业务单独核算,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在合同中明确建立风险调节机制,保证服务的可持续性。
压实保险公司主体责任,加强业务和服务流程管理,强化内部监督与问责,也是此次《通知》的重要内容。
《通知》显示,保险公司应加强对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的管理,规范业务流程,强化监督检查,保护参保群众信息安全,健全完善内部问责机制,对存在问题的机构和人员进行责任追究。保险公司及分支机构应于每年3月31日前,分别向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报送上一年度长期护理保险项目运行情况报告。
在出手规范险企参与试点服务的同时,监管部门也将加强日常监管力度。《通知》透露,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将重点查处投标过程中弄虚作假、恶意压价竞争;挪用、截留、侵占长期护理保险资金;给予保险合同约定以外利益;发生服务能力严重不足或服务质量低下;合同期间内单方中途退出;泄露参保群众个人信息;其他严重影响项目正常运行的情况等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现阶段长护险产品及服务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人民群众对于护理保险的认知程度还不高,失能评估标准和护理服务标准体系尚未建立以及缺乏多元化的筹资机制。
《通知》还明确,支持行业协会参与制定长期护理服务规范和标准,探索建立护理服务机构服务评价体系。鼓励搭建长期护理保险服务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提升行业服务效能。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引导行业提升专业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强化依法合规,规范经营行为,切实保护好参保群众合法权益。继续支持行业协会发挥自律组织作用,促进资源整合与共享,提升行业服务效能。
关键词:
保险公司
试点
社会力量
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