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悄然升温,核心资产快速反弹,不少基金净值收复失地,“基金”也再度登上微博热搜榜。现在究竟是减仓还是加仓成为投资者热议的话题,那么站在当前时点究竟应该如何操作?
春节长假后,不少基金净值回撤较大让投资者伤透了心。3月10日以来,多只基金强势反弹,又让投资者放宽了心。以偏股混合型基金为例,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27日,3月10日以来,偏股混合型基金净值平均涨幅为11.04%,更有30多只基金收益率超过30%。
现在究竟应该如何操作?在业内人士看来,现在正是投资者优化基金组合的好时机。好买商学院表示,投资者可以趁机卖出长期业绩不佳的基金,对于长期表现较好的基金可以继续持有。“对于绩优基金,有的投资者可能会想卖了再定投买回来,这样既不需要判断买回来的时机,也不会错过反弹机会,但想要回到初始的本金需要很长的时间,本金积攒得太少,收益也很难达到预期。”
睿远基金统计发现,从2003年12月到2020年10月,每月定投1000元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每当定投收益率达到20%,就赎回本金和收益,但定投继续扣款开启下一轮定投,最终累计的收益是47045元。虽然收益率每次都较高,达到了20%,但近17年下来,累计收益却不足5万元,并不是很理想。其背后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每次本金积攒得不足;二是没有享受到复利的最大效应。
“每次市场从高点跌下来,我们常常会说如果在高点止盈,在低点再买回来该多好。”睿远基金表示,虽然择时的结果很诱人,但过往种种数据都说明择时对于组合往往都是负贡献,因为这种方法超出了大多数个人投资者的能力圈,短期止盈再投资这种方法是不可复制、不可解释、不可持续的。可能投资者择时会正确,但最终大多数人“错的次数”会多于“对的次数”。
那么,如何找到长期绩优基金?晨星中国认为,投资者应当检查基金的逐年回报,观察年度超额收益是否稳定,避免被短期业绩的“光环效应”所迷惑。在持有一只基金之前需要确认获得良好回报记录的基金经理仍在职,并对持有的基金的基金经理变动情况保持关注,因为基金经理的变更将使基金历史业绩的可参考性大打折扣。
此外,在买基金的时候,投资者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基金做一些适度的研究。例如,观察过去几年基金的整体表现和波动率、阅读基金产品年报、收听基金经理的线上路演或采访,通过这些研究,判断基金的风险收益状况、投资风格是否和自己匹配。
正如百亿级基金经理兴证全球基金谢治宇所言:“假设我的持有人通过他自己的研究,发现我的基金能够匹配他的预期,那我非常高兴。但如果他是因为朋友买了挺赚钱而买我的基金,我真心希望他再去研究一下我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投资风格如何,然后再做判断是否适合自己,这个可能会更加重要。”
关键词:
核心资产
反弹
基金净值
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