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出口” 常态化退市步入新阶段
完善配套制度 丰富退出渠道 增强退市刚性
*ST宜生、*ST成城均于3月22日摘牌,A股迎来首批无退市整理期企业。此外,主动申请终止上市的*ST航通于3月18日摘牌,*ST康得进入退市通道……“史上最严退市新规”成效初显,常态化退市预期增强。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退市制度是注册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退市“出口”畅通有利于加速形成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在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进程中,健全常态化退市机制,增强退市制度刚性,多角度强化投资者保护有望成为持续发力的重点。
开启多元化退出新通道
分析人士认为,退市新规落地两个多月以来,制度效果逐渐显现,各类型退市案例增多,多元化退出步入新阶段。
一方面,面值退市案例明显增加。今年以来,已有*ST成城、*ST宜生、*ST天夏、*ST长城等上市公司股票触发面值退市“红线”。其中,*ST宜生、*ST成城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触发终止上市情形。根据退市新规,该类退市企业无退市整理期,这两家公司也是退市新规下首批面值退市企业。另一方面,财务指标类退市案例增多,比如*ST工新、*ST秋林。
与此同时,“主动退”“重组退”等多元化退市方式不断涌现。比如,*ST航通选择主动退市。再如,被大连港换股吸收合并后,营口港作为被合并方暨非存续方终止上市。
“面值退市和主动退市公司数量增加,是退市制度不断优化的结果。A股退出渠道愈发畅通,投资者‘用脚投票’,将进一步倒逼公司优胜劣汰,完成市场自我净化。”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说。
多管齐下强化退市制度刚性
专家表示,在拓宽多元化退出渠道的同时,要着力增强退市制度刚性,做到应退尽退,加速财务造假公司、僵尸企业、空壳公司出清。
以*ST康得为例,其同时出现重大违法类和财务类两项终止上市情形,为明确市场预期,深交所将按照先触及先适用的原则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ST康得虚增利润等违法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持续时间长、涉案金额大、手段恶劣,严重破坏市场诚信基础,依法对其启动终止上市程序,适用先触及先适用原则,正是监管部门对严重违法违规、严重扰乱资本市场秩序的公司坚决出清态度的体现。对于严重违法违规企业,要应退尽退,坚定维护退市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
监管部门近期重申,打击退市过程中伴生的财务造假、利益输送、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对相关机构和个人加大追责力度。
记者了解到,为增强退市刚性,证监会将会同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退市过程中出现的对抗监管、不正当维权甚至煽动群体性事件等恶劣行为,严厉打击、严肃追责,确保改革平稳推进,积极塑造良好市场生态。
开创投资者保护新局面
专家指出,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尤其需要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方面发力,降低退市成本,实现“退得下”“退得稳”。
“从启动*ST康得退市程序看,强化投资者权益保护新格局正在形成。一方面,*ST康得股东在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后办理股份确权登记,其股票可在股转系统公开转让;另一方面,终止上市后,股东依法享有的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等公司法规定的股东基本权利不会改变。”田利辉说。
监管部门在改革退市制度过程中非常重视退市后的保障机制建设。证监会将加快推进责令回购、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制度等投资者保护制度落地实施;强化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退市、监管执法等全流程全链条监督问责,推进常态化退市落实落地。
在集体诉讼方面,业内人士期盼首份证券集体诉讼案例早日落地。“如果法院启动特别代表人诉讼,根据‘默认参加、明示退出’的诉讼基本规则,证券投资者保护机构将代表全体适格投资者提起诉讼。”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厉健说。
(记者 昝秀丽)
关键词:
退市新规,制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