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局部署。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重要支点。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广大乡村地区,教育不仅承载着传播知识、塑造文明乡风的功能,更成为乡村建设人才支撑的“源头活水”。
乡村教育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全国政协委员朱晓进指出,乡村振兴必须以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教育振兴为基础。要让教育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动能”。
从绵阳师范学院毕业的阿皮伍呷,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开乡洒瓦洛且博村幼教点的第一批老师。她至今还记得刚刚工作时的艰难场景——孩子们只会说彝语、甚至连彝语都讲得磕磕巴巴,老师们的普通话发言不标准、“也不知道怎么教”。不会说普通话,成为了这些大山里的孩子外出学习和工作的最大障碍之一。
然而,数年之后,昭觉县的孩子们不再只会说“阿姆拉”(彝语音“妈妈来了”),还能喊出一句“老师好”,村村寨寨都回荡着用普通话读书、唱歌的稚嫩童音。
一切都得益于那位带不走的普通话“老师”——AI老师普通话教学系统。2018年9月,好未来旗下学而思网校“AI老师智慧教育”项目在昭觉县正式启动。当地绝大部分小学、教学点与幼教点的电脑和电视设备都安装了“AI老师普通话教学系统”。
打开电视机或电脑,弹出的小机器人会用彝语和汉语打招呼,“大家好,我是你的AI老师。”当孩子对着麦克风发音后,机器人会立刻给出了评分。“AI老师”的到来,让当地孩子有了带不走的普通话老师。目前,该系统已覆盖昭觉县72所小学、252个教学点,惠及近9万名学生、2000多名老师。
教育兴则乡村兴。乡村教育,不但照亮了无数农村学子实现梦想的征途,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磅礴动能。
在跟着AI老师学习普通话之前,正在读小学四年级的彝族女孩马海罗英从不敢用普通话和人交流。有了AI老师后,她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跟着AI老师朗读课文,人也自信多了。和马海罗英一样,6岁的小男孩曲木阿且在跟着AI老师学习普通话一年后,不仅会用普通话作自我介绍,还会用普通话唱歌。如今,他还是家里的小小“翻译官”,当家人和“外面来的人”交流时,都是他在做“翻译”。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一批批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了解农村、热爱农村的学子们,得益于教育走出大山,又因乡情萦绕回到大山,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实力量。
马海罗英当下的目标是考上西昌的中学,“那里的学校教学水平更好,希望以后能把更多的知识、好的行为习惯带回自己的家乡,这里有太多和我一样的学生。”
互联网正为乡村教育插上“双翼”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发展面向乡村的网络教育,利用好网络平台,让乡村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在科技互联网的助力下,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正不断得到强化,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得到扩大,农村孩子也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7年前,杜婧大学毕业,选择回到家乡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这个经历过都市繁华的年轻姑娘,走进托斯特乡牧业寄宿学校,成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她希望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带着那些哈萨克族“小鹰”们冲破天际、翱翔万里。
最初,这样的理想难以照进现实。地处大西北、世代皆为农牧生活的吉木乃县,教学环境窘迫、师资力量匮乏……这样的条件没有让杜婧退缩,她深知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后面的路还很长。
一年年过去,如今,“小鹰”们不仅能和城里孩子一样有塑胶操场、多媒体教室,还能同样享有优质教育资源。2018年,当地在好未来公益基金会的帮助下引入了“双师课堂”服务,以及多媒体一体机等教学设备。三年来,吉木乃的学生和北京的老师每周准时“上线”,隔着5300公里的距离开始“面对面”上课。
更让杜婧感到欣喜的是,“自己的思维也被打开了”。原来,好未来还在吉木乃当地搭建了系统的教师培训体系,选拔培养了一批“种子教师”。好未来志愿者老师不仅每周会定期通过大屏幕为当地学生远程授课,还坚持为当地教师们进行教学教研在线培训。
从双师课堂到教师培训体系,优质教育资源逐渐从“输血”走向“造血”。在与好未来开展“双师课堂”的同时,吉木乃也将这种模式运用到城乡不同学校之间。如今,接受种子计划的教师正在带动更多的当地教师发展。
在好未来的技术和设备支持下,杜婧所负责的班级和吉木乃另一所乡镇小学的班级结成了双师伙伴。两个班共同在线上课,由杜婧担任线上主讲老师,当地老师担任线下老师。
让孩子们接受好的教育,乡村便不是文化沙漠,乡村振兴便有了最深厚的底气和依托。
关键词:
乡村教育,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