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本应一片欣欣向荣的春天,在一片寂静中悄悄开启。对于数十亿人类来说,这一年,也将注定在每一位亲历者记忆深处,留下深刻烙印。
尤其,对于万千中国信托行业从业者及相关人士,一系列不可控外部因素,加之复杂多变内部因素,共同塑造了一个个难忘瞬间。作为行业内孜孜不倦观察者、同行人,中国网财经在此与大家一起回望2020年,通过10个或心酸、或感动、或无奈的难忘关键词,记录并致敬被历史车轮裹挟的中国信托业。
抗击疫情
2020年一月下旬,随着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包括信托行业在内全国各行各业,各族同胞都积极投入到对疫情抗击中来。1月26日至1月27日,短短两天时间内,由中国信托业协会关于成立“中国信托业抗击新型肺炎慈善信托”(简称“专项慈善信托”)前两期募集资金达2210万元。1月28日,第三期募资完成,本期共有18家信托公司参与,募集金额总计870万元;至此,信托业累计向专项慈善信托投入资金3080万元。
参与设立专项慈善信托的61家信托公司募集完成,后续将共同作为专项慈善信托委托人,在信托业协会指导和组织下,通过成立委托人管理委员会形式参与慈善信托全程管理。专项慈善信托的目的主要是对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进行防控,并救助由其造成的损害,信托财产使用方向包括捐赠给慈善组织及医疗系统等可以合法接受捐赠的疫情防控和救治相关机构,向医务人员、志愿者及公众发放防疫保障,抚恤因疫死亡家庭,疫情结束后用于医疗科研、应急救助等公共卫生事业,慈善信托采取开放式,可接受追加慈善资金。
这一年,中国信托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团结一心、再接再厉,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积极力量。
服务信托
通过上述慈善信托在信托业齐力抗疫表现出来巨大社会价值,仅是包括慈善信托在内,服务信托业务存在巨大潜力一个侧面,未来其有望成为信托公司最重要业务领域。
2018年,《资金信托新规》给资金信托、服务信托的定义,并且明确服务信托不属于资金信托范畴。服务信托为信托专属业务领域,主要包括家族信托、资产证券化信托、企业年金信托、慈善信托等。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15日,我国已设立慈善信托共465单,总规模32.42亿元。2020年新增备案185单,规模3.2亿元,慈善信托设立单数创新高,在扶贫、抗疫、应急救助等领域表现突出。资产证券化信托已具有相对成熟的业务模式,特别是资产支持票据信托(ABN)业务,家族信托也有多家信托公司进行业务探索。
预计将有更多信托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信托、家族信托、慈善信托业务,并有新信托公司获得企业年金业务资格开展相关业务。
换帅
2020年,在宏观经济形势叠加资管新规整改要求、行业转型压力、新业务拓展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信托业面临诸多挑战。信托公司频繁出现高管变动,自然备受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17家信托公司的18位董事长或总裁、总经理职位变更。从来源来看,主要为信托公司所在集团内部调动及外部聘任,从信托公司内晋升较少。其中,华宝信托新任董事长李琦强、总经理孔祥清均来自母集团中国宝武;华润信托新任董事长李福利来自华润集团。大业信托新任总经理战伟宏,国通信托新任董事长陈建新等则来自外部选聘。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通过选任新高管,有利于优化高管团队人员,引入专业人才,形成新的发展思路,进一步促进信托公司更好地转型发展。
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表示,一方面,信托公司新上任的高管,在延续已有格局的基础上,将重新确定公司的发展思路,推动改革和创新;另一方面,在严监管态势下,加强风险管理、依法合规经营成为信托公司的重点任务,部分信托公司可能希望通过换帅更为敏锐地认识和把握行业监管态势,并推动公司的转型发展,以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及新规要求等外部不确定因素。
新规
转型作为近几年信托行业不变主题,伴随2020年一系列与行业发展直接相关的监管新规密集出台,信托行业制度法规也在加速完善。
1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信托公司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职能定位,发挥信托产品的直接融资功能。以及7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优化资管新规过渡期安排 引导资管业务平稳转型》,确认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为信托行业的转型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并对信托行业的发展提出总体要求。
5月,银保监会发布《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即《资金信托新规》),为信托业务转型指明了方向,主要内容包括信托资金投向非标资产的占比应在50%以下,信托公司业务规模应有相匹配的净资产规模等。压降融资类信托规模是2020年的信托监管重点,以及银保监会6月发布的《关于信托公司风险资产处置相关工作的通知》都对各类信托业务提出规范性要求。
另外,银保监会于2月、11月分别发布《信托公司股权管理暂行办法》、《信托公司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除促使信托公司股权管理,机构设立、变更、终止,业务资格申请,公司治理等都将更加规范外,并对信托公司内部管理提出要求。
2020年对,监管对信托行业仍仍保持高压态势。未来随着信托行业监管框架不断完善,监管对信托行业转型发展引导作用业将越来越明显。
接管
相较于其他监管方式,接管更能显现出监管层对于危害金融安全事件,零容忍决心。
7月,明天系旗下2家信托公司新时代信托和新华信托被接管,成为今年浓墨重彩瞬间同时,也体现出监管层对于信托行业的管控决心。银保监会、证监会表示,被接管的明天系9家机构,合计约有150家同业交易对手,同业风险敞口约400亿至500亿元,其中风险敞口超过3亿元的交易对手仅10余家,风险外溢性远小于1年多前被接管的包商银行,对金融体系稳定性难以构成冲击。
不久前,风险暴露半年多后,监管部门对四川信托采取管控措施。12月22日,四川银保监局公告称,监管部门发现,四川信托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背离受托人职责定位,为进一步推进四川信托风险处置,四川银保监局将联合地方政府派出工作组,加强对四川信托的管控。这是继新时代信托、新华信托实施接管后,今年又一家信托公司被接管。
增资、引战
在监管新规和风险压力等共同作用下之下,为提高综合竞争力、符合监管标准,以及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信托公司“增资”争相增资也让人记忆犹新。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包括大业信托,陆家嘴信托,国投泰康信托,建信信托,财信信托,西部信托,国元信托,江苏信托,光大信托等12家公司增资 。批准增资额增资总额达到266.48亿元,绝对额比2019年增加100亿元,同比增长63.48%。
另外,全年计划有五矿信托、陕国投A、民生信托、华信信托、四川信托、安信信托宣布引入战略投资计划。
一位信托业内人事对中国网财经表示,信托公司增资,一方面信托公司的资金实力已经直接影响到融资类业务开展,增加资本金既能部分保障传统业务的开展,又能为新业务的开展打好基础;另一方面是行业近期风险事件多发,且行业不良率较高,增加资本金有助于信托公司进行相关不良资产处置。
压融
作为2020年,事关信托行业发展大事,压降融资类信托业务规模自然令人难忘。2019年末,融资类信托规模为5.83万亿元,2020年第一、第二季度分别增长至6.18万亿元、6.45万亿元。至2020年第二季度末,融资类信托的规模占比为30.29%,较2019年末提升3.30个百分点。在信托行业受托资产规模整体下降的背景下,融资类信托的规模却逆势增长。
6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信托公司风险资产处置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信托公司压降违法违规严重、投向不合规的融资类信托业务。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融资类信托的规模、占比分别下降至5.95万亿元、28.52%,规模已较第二季度压降0.5万亿元。虽然第三季度末融资类信托的规模仍高于2019年末,但总体而言银保监会要求的压降融资类信托已取得初步成效。
另外,贷款信托产品作为典型融资类信托,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发行数量、发行规模均快速下降。其发行规模在第一、第二季度分别为896.77亿元、828.17亿元,第三、第四季度(10月、11月平均)已下降至551.61亿元、299.40亿元。新增贷款类信托规模下降,将有助于融资类信托规模整体压降。
标品
伴随信托公司自身不断压降非标、融资类业务,政信信托也被成本更为低廉的专项债替代,信托行业资产荒频现,这些都促使信托公司加大标准化资产配置比例。
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资金信托投向为股票、基金、债券的占比分别为3.52%、1.47%、7.86%,投向为证券市场的占比合计为12.85%,低于投向为工商企业、基础产业、房地产的占比。从2020年的情况来看,证券投资类信托的发行规模已经明显提升,并且在《资金信托新规》引导下,预计未来信托业将加大对公开上市股票、债券、股权等资产的配置力度,资产配置类型将更趋丰富,逐渐摆脱对非标类资产的依赖。
2020年11月,国家外汇局向23家机构发放新QDII额度,包括光大信托、华能信托、华鑫信托等信托公司。至2020年末,已有29家信托公司获得受托境外理财业务资格,其中24家获得QDII投资额度。预计未来部分信托公司将开展全球大类资产配置,进一步丰富信托资产配置类型。
信托文化
过去信托业,从投机主义发展而来,形成了行业浓厚的江湖草莽气息,进而发展为漠视规则和纪律,各种跨越监管红线、阳奉阴违的现象频繁发生。去年底召开的以“弘扬信托文化 强化合规建设”为主题信托业年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抛出信托文化建设5年计划,强调信托文化是转型发展动力,受托人责任是信托文化核心。并信托公司积极响应监管号召,推进信托文化建设。
6月,由中国信托业协会下发的《信托公司信托文化建设指引》,包括信托文化内容、信托文化建设方向和操作指引,使信托公司文化建设更加有章可循。
在2020年的信托业年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再次强调受托人文化,提出“信托公司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围绕受托人的中心地位建设良好受托人文化”。展望未来,信托公司须以坚守受托人定位为出发点规划业务转型,通过发挥信托受托服务功能,推动信托业回归本源,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年会
作为中国信托行业“压轴”大戏,一年一度的信托业年会于12月初在北京召开,会上除了强调建设信托文化的重要性外,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银保监会信托部主任赖秀福等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信托业发展历史一再表明,坚守受托人的根本定位,坚决回归信托本源,坚持信托法律关系,做精做细信托主业,是信托业的根本出路,也是实现信托业高质量发展关键。
黄洪指出,自“一法两规”颁布以来,我国信托业的制度定位逐渐明确,即办成“主营信托业务的金融机构”,做专业的受托人。近年来,信托业按照这个定位要求,淡化固有投资机构色彩,努力拓展信托业务,积极按照信托业务规律完善公司治理、内控机制、业务流程和激励约束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当前全行业仍然存在受托人文化不成熟、受托人职责不清晰、受托人定位有偏离等问题,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
同时其还要求,信托公司今后要进一步牢固树立受托人意识,牢记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使命,养成遵规守纪、埋头实干、勤勉尽责的习惯,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专业化资产管理能力、综合化管理服务能力和信息科技支撑引领能力。
中国银保监会信托部赖秀福主任在对会议进行总结时表示,信托行业要深刻认识转型的必要性、紧迫性,充分认识当前行业转型面临的障碍,按照守正创新、特色优先、服务至上、人才为本的原则坚定转型,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会议一致认为,信托业要建设良好受托人文化,牢记受托人定位,夯实受托人根基,认真履行受托人义务,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未来,中国网财经将恪守媒体人本分,并扮演好行业观察者角色,致力于与各界人士一起,为创造中国信托业美好未来贡献出应有的一份力量。
(记者 鹿凯)
关键词:
保险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