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融资环境整体收紧情况下,原本在融资渠道方面占优的上市公司也难逃债券违约命运,成为此轮债务危机的主角。截至5月17日,年内已有20只信用债发生违约,神雾环保、中安消、凯迪生态、富贵鸟等多家上市公司接连拉响信用警报。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的金融监管环境和资金面持续偏紧状况还会加剧公司再融资的难度。
数据显示,今年债券违约金额已超过160亿元,多于2015年总和,且较2016年和2017年同期有一定幅度的增加。
本轮信用事件的发生主体集中“变迁”至上市公司也引发市场关注。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表示,其实早期的时候,上市公司的债券也曾经出现过违约,包括超日、湘鄂情和珠海中富,后来都兑付了。
但两个时期引起债券违约潮的原因并不完全相同,对于近期的违约案例,不少业内人士指出,与当前的金融监管环境和资金面持续偏紧状况有关。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发生违约的也多为民营企业。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分析称,金融强监管加剧了民营企业再融资的难度。一方面,在当前资金面持续偏紧情况下,债券融资一级市场发行整体呈现短期化、高等级化特征,大量推迟或取消发行的公司债,主要集中在发债主体评级AA+、AA、A等评级较低的公司债,其中又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另一方面,4月落地的资管新规使得大量表外非标资产重回表内,此前大量依赖非标表外融资渠道的发债主体,获得表内贷款融资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面临较大的资金接续压力。
关键词:
一轮
债券
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