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严纪轩
近日,笔者了解到,2017年,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受理处级干部检控类初信初访79件,占比全市5.4%;在2016年处级干部检控类初信初访量下降47.1%的基础上,再次呈现下降的态势,降幅达4.8%。
处级干部检控类初信初访呈现连续下降态势,是我市政治生态不断改善向好的一个缩影。
市纪委监委信访室主任李秉弘介绍说:“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信心不断增强,参与反腐败的热情逐年高涨,推动信访举报数量持续增多,并在2015年达到峰值。”
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能否及时有效解决,关系着人心向背,直接影响着群众在反腐败这场输不起斗争中的获得感,市纪委深刻认识到坚持“上有所呼、下有所应”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的重要意义。
2014年下半年以来,市纪委以“党和人民至上,遵循规律干事,争创一流业绩”为执纪监督的逻辑起点,始终坚持“无腐不可反、无众不可责、无往不可咎”,坚决查处了永定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窝串案、连城县系列严重违纪案件、国资国企人员吃里扒外严重腐败窝串案、新罗龙门腐败窝串案等一批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县(市、区)纪委严肃查处了包括财政局长、卫生局长、环保局长及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等在内的重要岗位“一把手”严重违纪案件,传递出市委、市纪委坚持“凡是有利风清气正的事,就要勇敢先行先试;凡是有碍风清气正的事,就要坚决‘见恶便拿’”的强烈信号,在闽西比较快形成了不敢腐氛围。
惩处不手软,治病救人也不含糊。市纪委改变以往只惩处严重违纪的党员干部,而对涉及送收礼金等违反廉洁纪律的党员干部不作处理的状况,区分十八大前后、送收礼金数额和不同问题性质,注重政治、党纪与社会效果相统一原则,研究制定《关于对数种违反廉洁纪律错误的处理意见(试行)》,并先行对长汀、永定、连城3个县(区)的涉及违反廉洁纪律的218名党员干部进行处理,既彰显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又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对建设良好政治生态产生积极影响。2015年至2017年,全市运用“四种形态”共处理9079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占53.3%,第二种形态占29.4%,第三种形态占7.1%,第四种形态占10.1%。
破“法”者无不从破“纪”开始。一个地方政治生态建设,既要“阎罗手段”,对少数腐败分子“寒气逼人”;更要“菩萨心肠”,对广大党员干部“春风化雨”。在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的同时,精心谋划下好作风建设“先手棋”,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治“欲病”、防“未病”。从2015年1月15日市委《关于在全市党员干部中纠正不良习气树立清风正气的意见》下发后,三年来一任接着一任干,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张蓝图绘到底。用心治“未病”,着力治“欲病”,果断治“已病”:常态化通报清风正气典型事例和不良习气典型问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明是非、分对错、知荣辱、辨美丑,扶正祛邪、明进知止;统一部署在全市开展部门和行业“潜规则”集中排查、公款存储中谋私逐利问题专项治理和党员干部当“缠访户”、当“钉子户”、当“老赖”等三种不良行为专项整治,率先在全市部署开展“阳光招生”工作,建立了单位经费项目资金银行存储集体研究、公示和竞争性存储,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报告,请托说情记录等一批务实管用的制度规矩,立明规矩、破潜规则,把处在“亚健康”状态和“灰色地带”中的党员干部抢救回来;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对党员干部不良习气依然故我的,坚决纠正处理。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开展专项整治100多项,对存在不良习气问题的3701名党员干部进行纠正处理,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016人,激发和释放蕴藏在广大党员干部身上的正能量,夯实“不敢”向“不想”“不能”迈进的思想基础。
在信访工作上,市纪委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公开透明的信访件反馈机制,推动信访举报全部查核、完善实名举报“双告知”制度,做到人人有回应、时时有回应、事事有回应,切实将信访举报问题解决在当地、化解在基层,赢得了民心。
“这样的调查结果,我满意!”这是信访人老钟对前来反馈信访件调查结果的纪委干部连连点赞的一句话。
原来,老钟向纪检机关反映其单位负责人邓某某相关问题多达12个,且反映内容较翔实,时间跨度长,一时难以查清。调查人员及时正面回应举报人的诉求,争取举报人的理解,前后共向老钟反馈7次,该信访件查实后,邓某某受到行政记过处分。
据统计,2017年市纪委共对439件实名举报信访件通过单线式反馈、阶段式反馈、开放式反馈等形式,及时向实名举报人回复办理结果,反馈率达100%。
“2015年以来全市查处县处级案件呈不断上升趋势的同时,处级干部检控类初信初访量却连续两年出现下降,充分说明反腐败取得压倒性态势并巩固发展,政治生态在向上向好,干部群众对全面从严治党认可与肯定。”龙岩市纪委有关负责人说。
关键词:
龙岩市
处级
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