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3月4日,为贯彻中共“八七”会议精神,邓子恢、郭滴人、罗怀盛等革命先辈领导东肖后田人民举行武装暴动,打响福建农民武装暴动第一枪,建立了闽西第一支红色武装,成为福建“土地革命之先声”,为后来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1938年3月1日,由闽西南和汀瑞红军、游击队等革命力量组建、整编而成的新四军第二支队全体指战员2400余人,在东肖犀牛排整装出发,浩浩荡荡开赴皖南抗日前线,成为我省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一支劲旅,在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英勇奋斗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为纪念后田暴动90周年暨新四军第二支队北上抗日80周年,特推出本专版,旨在进一步弘扬闽西老区光荣传统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精神,激励广大干群在重温历史中砥砺坚定信念,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快推进山水文化名城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征程中谱写新罗发展新篇章。
后田暴动旧址
新罗区(原龙岩县)东肖镇后田村,这里打响了福建农民武装暴动的第一枪,是福建土地革命的策源地,也是全省乃至全国土地革命成功的示范地。这里是中共龙岩县委、中共闽西特委、中共闽西南潮梅特委长期活动的地方,曾有着“红色莫斯科”之赞誉。
1927年冬,中共龙岩临时县委成立,县委机关设在后田村。龙岩临时县委大胆吸收后田秘密农会会员陈锦辉等7人加入党组织,并于年底建立了全省第一个以农民党员为成员的党支部——中共后田支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邓子恢、郭滴人等一起,根据马列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理论,组织和发动了龙岩农民武装暴动,打响了福建农民武装暴动的第一枪。
党的“八七”会议精神传到闽西以后,龙岩临时县委积极准备开展武装斗争。为了培养和训练武装骨干,后田村党支部在村旁火星祠堂开设了青年国术馆,以教习拳术为名训练武装人员。地主豪绅也在后田村拉拢了一些地痞流氓组织老人拳术馆,对抗和破坏农会的活动。
1928年3月4日(农历二月十三)后田村举行一年一度的“关帝福”庙会。地主竟指使地痞流氓殴打农会会员,群情激奋。后田党支部认为举行武装暴动时机已成熟,经县委批准,决定当晚举行暴动。县委决定附近的郑邦、龙聚坊、邓厝、盂头等支部一致行动。
在邓子恢、郭滴人、罗怀盛等人的领导下,当晚,后田党支部挑选了20名“青年国术馆”会员由陈锦辉率领,埋伏在火星祠堂附近的隐蔽处,处死了地主狗腿子陈北瑞。接着农会会员直捣地主豪绅设宴作乐的“老人拳术馆”。
县委连夜召开群众大会,宣布陈北瑞的罪行,当场烧毁田契借约,并宣布从此田租不交,旧债不还,田地由农民分配。后又集合农会会员进一步收缴地主武装。翌日,女共产党员张溪兜等带领群众,用斧头破开地主谷仓,将200多桶谷子分给农民。农会还责令掌管公尝的地主将所欠公款也限期交出。
按照临时县委的部署,东肖的郑邦、龙聚坊、邓厝、盂头等村也相继暴动,烧毁田契借约,收缴地主枪支弹药。全东肖共缴枪50余支。3月7日晚,以后田村农会名义召开了一次全乡400多名农友参加的联欢大会,进一步发动群众。同时实行赤色戒严。
由于后田暴动的规模和影响逐渐扩大,引起了地主豪绅的恐慌。他们逃到城里,向国民党军阀陈国辉部告状、请兵,图谋扑灭刚刚点燃的革命火焰。3月8日,军阀陈国辉令吴虎带领500余士兵,在地头蛇林尚轩的协同下,兵分三路包抄后田村。3月9日拂晓时分,罗怀盛、陈品三、陈锦辉率领100多农民迎敌,战斗相持2小时,农军因寡不敌众,即向东坑山上撤退。后田武装撤至大排公学。县委决定,将此20多人的队伍改编成立后田游击队,陈锦辉任队长。这是闽西最早建立的游击武装。由于游击队战士大多是青年农民,离开家乡开始军事生活很不习惯,情绪不稳定。邓子恢鼓励大家说:“我们是受苦受难的人,不怕坐牢,不怕杀头,大家要鼓起勇气来革命,夺取政权,消灭反动派,将来的天下一定是我们的!”他还强调指出,“我们既是一支革命的军队,就要有铁的纪律,要服从命令听指挥。”这支20多人的游击队,在邓子恢等领导教育下,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一支劲旅。
后田暴动武装撤退后,陈国辉部即在村中大肆烧杀抢掠,逮捕了共产党员和群众60余人,当场杀害了陈阳照、张国民、陈根地等人。群众的财产损失10万余元。
后田农民武装暴动后,闽西各地爆发了一次比一次强烈的、震撼全省的武装暴动。后田暴动是福建人民武装斗争的开始,特别是组织了闽西第一支红色游击队——后田游击队,依靠游击活动去开展工作,这就使福建革命从此走上了武装斗争的新阶段,为以后朱毛红军入闽,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建立中央苏区打下基础,开辟了道路。后田暴动后马上实行土地革命,这是闽西人民千百年来梦想的实现,成为 “土地革命之先声”。
暴动后,邓子恢与张鼎丞领导农民大胆地进行土改分田的试验,成功地创造了土改分田的经验:以乡为单位,在原耕基础上,抽多补少,按人口平均分配。1930年上半年,邓子恢同意经过调查研究,认为1929年分配土地时,只重视土地数量上按人口平均分配,因而许多地主、富农保留了好田,而贫雇农分到的多是瘦田、坏地。因此,决定再加上一条“抽肥补瘦”的规定。这种做法在龙岩东肖后田首先试行后,深受农民的欢迎,然后迅速推行到闽西各县。在南阳会议上,毛泽东称赞“闽西土地解决办法最好”。
在暴动后的漫长革命斗争中,后田党支部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他们长期领导农民开展保卫苏区分田成果的斗争。后田村始终是国民党反动派企图夺田的重点村。在保田斗争中,后田党支部领导农民一次次针锋相对,挫败了国民党顽固派一次又一次的夺田阴谋。
暴动分田后,在龙岩、永定13万人口的广大地区,有20多万亩土地革命分田果实一直保留在农民手中,革命红旗始终不倒,从而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罕见的奇迹。我军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原军事科学院副院长郭化若将军曾说:“这样的例子全世界都没有,要好好地总结这个经验。”1959年,邓子恢为后田暴动纪念馆题词,赞扬它是“闽西土地革命之先声”。
关键词:
纪念
新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