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九月,稻谷飘香。铜山区广袤的土地上,一片片涌动生机的田野、一个个秀美整洁的村庄、一户户忙碌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都在释放着崭新的活力,化为跃动的音符,奏响丰收的动听旋律。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年来,铜山区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统筹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创新,加快实施“三乡工程”行动,以重点工作的“小切口”,推动乡村振兴的大战略。继去年获批5个国家级荣誉之后,今年以来铜山又获批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整县推进试点县、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全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3个国家级试点,人居环境、特色田园和粮食安全工作荣获3个省政府真抓实干表彰奖励,棠张镇获批全国农业产业强镇(蚕桑),初步实现“三农”强势开局。
■着眼农业高质高效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特色高效产业发展新格局
初秋时节喜迎收获季,在棠张镇跃进村,机械化正为来年积蓄能量。数台农用车辆和无人机穿梭在农田里,进行秋季作物施肥和喷洒农药,不到1天,就完成了400多亩农药喷洒和施肥工作。
“无人机和自喷式农机的引入,大大减轻了农忙负担。”跃进村党总支书记马杰说。跃进村是徐州著名的蔬菜生产基地,通过成立农机合作社和宜机化地块整治,村民们尝到了机械化耕种收割方便、高效的甜头。近年来,铜山区大力推进机器换人和农田宜机化工程,按照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组织化、品牌化、信息化、景观化等要求,实现农地增面、农业增效,走出了一条特色高效的新路。全区农机化工作坚持“藏粮于技”,在购置补贴政策引领下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机装备总量达120余万千瓦,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93.97%。2013年基本实现水稻、玉米生产机械化;2020年通过江苏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区)验收,获批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与此同时,铜山全力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2020年铜山区高标农田面积达到126.33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比为85.72%,处在全市全省前列,高标准农田工作获得省真抓实干奖励。项目区整体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57提高到0.7,粮食亩均增产140公斤、节约用水40%、亩均增收440元,农民收入得到较大幅度增长,对项目区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有力促进作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铜山区坚持保粮食、调结构、促增收,进一步完善铜山区黄河故道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五环路城郊都市农业示范带,西北部高效农业示范区、东南部精品农业示范区、北部沿微山湖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区、东部循环农业示范区“两带四区”现代农业布局,同步进行全区休闲观光农业规划编制,重点开展黄河故道环境整治提升规划编制、五环路城郊都市农业示范带规划编制、东部循环农业示范区规划编制。目前,以东部循环农业示范区为重点的国家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获批实施,项目实施5年,每年奖补1000万元,将有力推进铜山面源污染治理工作。
今年,铜山区夏粮丰产丰收,小麦收获面积91.32万亩,亩产460公斤,总产42万吨,实现三增。秋粮种植面积98.1万亩。生猪生产恢复到甚至超过正常年份水平(一般指2017年末存栏50万头),存栏稳定在60万头左右。蔬菜种植面积1-8月稳定在65万亩。
同时,农业重大项目招引特色化、品牌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扎实推进。今年省认定区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共50个,总投资92.35亿元,其中当年计划投资69.47亿元,目前已完成年度投资55.2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9.5%,已竣工投产项目25个,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工作走在省市前列。
聚力打造品牌农业。2020年,铜山区两个企业品牌入选江苏省农产品品牌目录,总数达到25个,占全市60%以上,全区有效期内的有机农产品34个、绿色食品个数105个、地理标志农产品3个。加大市场营销。积极开展农产品电商营销工作,在省园区建立农产品销售直播基地,1-8月,全区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达到19.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1%。
高质高效,提供越来越多的多元优质农产品,已经成为铜山区农业产业的新名片。
■锚定农民富裕富足
持续推动『三乡工程』,加快农民致富步伐
向周边农户收购麦麸和玉米芯制成培养基,历经52天、12道工序,“种”出金针菇、白玉菇和蟹味菇3种高品质菌菇,销往国内外各大超市、餐厅——这是铜山区菌菇销售龙头企业江苏康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搭建的一条成熟产业链。
“这样生产出来的菌菇,口感好,产量比传统种植更大,让农产品产生‘工业效益’。”康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厉芳介绍,公司去年投资1.4亿元建设的新厂房成为铜山区农业农村“三乡工程”重大项目,竣工后日产可达30吨,预计2021年销售额将突破1亿元,吸纳500多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其中70%是女工。
“三乡工程”是拉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近年来,我们政策扶持用真金,园区建设强载体,优质服务硬支撑,不断推动‘三乡工程’,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和农民增收。”铜山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建中表示,区委区政府出台“三乡工程”实施意见和“十五条”扶持政策,区政府每年设立3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在人才引进、项目申报、用地、融资、保险等方面给予专项扶持。今年以来,通过实施“一号工程”,全区新增“三乡工程”重点项目167项、计划总投资134亿元。
徐州吾爱山谷家庭农场是铜山区今年新建的农文旅融合重大项目,位于张集镇,眼下阳光温室大棚、数字化控制中心等设施建设如火如荼。“我们园区占地总面积592亩,总投资超过1亿元,是以现代设施农业种植为主体、集果蔬种植及农业休闲观光为一体的高效农业园区,预计今年10月底一期开园。”吾爱山谷家庭农场负责人李雷说,打算与周边种植户在果蔬种植、文旅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农民增收形势持续向好,主要得益于“三乡工程”的实施,把人才扎根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可以发挥龙头效应,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步伐。
羊肚菌是世界四大名菇之一,过去一直出口欧洲,菌丝成活率极低,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90后新农人刘欢欢是返乡创业大学生。他将学到的现代农业、羊肚菌种植特色产业方面的知识运用到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上,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本地土壤条件的羊肚菌种植方法。羊肚菌亩产量400斤左右,每亩收益2万元左右。羊肚菌种植产业开始在新庄村扎下根来,让更多的农户掌握了羊肚菌种植技术。和刘欢欢一样扎根农村的微山湖大闸蟹养殖销售大王杨马洋曾从事机械工业,如今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做响微山湖螃蟹品牌,把产品销往江浙地带……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8月初,江苏好的食品有限公司聘请的农业经纪人靖大民冒着酷暑给农户的鸡蛋验货、过秤并付钱。“棠张镇周边大约300户村民的鸡蛋和小麦被好的食品公司‘包了圆’,大家有了一份稳定收入。”靖大民说,自己会将公司发布的收购价格提前告知农户,农户感到既公平又省心。“按照要求,我不断进行小麦品种改良,种植水准和效益不断提高。”赵楼村小麦种植户厉富民说,他种植的小麦专供好的食品,每斤能卖到1.3元,仅这一项让他一年获得稳定收入9000多元。
看中农业经纪人和各类人才作用,铜山区依托区农业“双创中心”和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每年培育农村土专家和农村经纪人近500余名,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万余人次。一系列惠农、富农政策落地见效,农民钱包逐渐鼓了起来。2020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5万元、比全市平均高17.8%
铜山区还以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统领,突出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激活农村资源要素。以家庭农场强基扩面与联合发展为切入点,实施“十百千万”工程,通过3年努力形成以10个农业产业化联盟为引领、100个股田改革试点为特色、1000个家庭示范农场为主体、10万家小农户参与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积极为完善我国家庭农场政策支持体系、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贡献“铜山智慧”、提供“铜山方案”。今年突出抓好示范家庭农场建设,提升基础设施、规范化管理水平,成功创建11个省级家庭农场。以“绿色化、智慧化、集群化”为重点深化股田制改革,用现代化经营理念赋予股田制改革新的内涵,进一步提升股田制改革的综合效益。根据种养品种等行业特点和区域的需求,加快在粮油、设施农业等主导产业组建一批带动能力突出、示范效应明显的家庭农场联盟(集群)。
增收有保障,日子有奔头。农民在铜山已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瞄准乡村宜居宜业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生态宜居乡村
一到周末,就有大批游客到铜山区伊庄镇马集村感受“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昔日的2000亩荒山,如今变成了十里杏花村、金杏园,每年5月举办摘杏节,金杏产业已经成为马集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色产业”。“铜山金杏”2019年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成为铜山农产品的金字招牌。随着吕梁山景区的发展,需要的务工人员越来越多,镇政府积极和景区对接,为低收入农户提供保洁、保安、停车场管理员、绿化养护员等岗位,同时利用扶贫资金购置了观光电动车、旅游自行车,让低收入农户在景区进行出租。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增加低收入农户的收入,马集村也实现了美丽蝶变。
环境就是民生。近年来,铜山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揽,以建设宜居宜业村庄为目标,统筹推进农村改厕、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根据各地自然资源禀赋和人居环境整治基础,以吕梁、汉王、沿微山湖三大地域风貌、历史文化、田园风光优势明显的区域为重点,集中力量、集成政策、集聚资源,打造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年底前争取新增省级特色田园乡村4个、市级特色田园乡村4个,每个镇、涉农街道都要新建成一个美丽宜居示范村。今年重点结合园博会和农房改善项目布局,突出抓好吕梁片区特别是黄河故道沿线乡村建设,整合各方面资源,加快打造一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新典型,努力实现连点成线、串线成面,立足特色产业、特色生态和特色文化,优化乡村山水、田园、村落和产业发展布局,真正让乡村记得住乡愁、富得了群众。
铜山区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把长效机制建设作为巩固提升“百千万”工程成果的关键举措,实施美丽村容、美丽河道、美丽菜园、美丽庭院和清洁公厕“四美一清”工程,明确管护责任、主体、内容和标准,设立“四美一清”长效管护“红黑榜”,坚持“全域、全面、全民”三个维度,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万户改善”的“百千万”工程,累计创建140个示范村,形成百村示范;完成1000余个自然村整治任务,实现千村达标;完成5338户农房改善任务、在建2435户,形成了“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域一特色”的大美景象。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户户通”覆盖率超过82%,水冲公厕实现自然村全覆盖,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率及无害化处理率100%,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覆盖率85.3%。
“环境变好了,路也修到家门口,确实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单集镇季庙村季爱武发展榛子产业,让200亩荒山变成榛子林。今年7月,他和60多名村民一起走上硬化路,举办徐州首届榛子采摘节,就近吃上“旅游饭”。
宜居宜业,让广大农村跟得上发展、留得住乡愁、遇得见未来,铜山区真正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蔡思祥 胡明慧)
关键词:
改革
构建
推动
发展